“推理女王”跨界写科幻,意味着什么?

2024-04-02 11:08:55

宫部美雪的科幻小说《海神的后裔》致敬了科幻小说鼻祖、同为女性作家的玛丽・雪莱所著的《弗兰肯斯坦》。图为根据宫部美雪同名推理小说改编的日剧《无名毒》(2013)剧照。(资料图/图)

宫部美雪,一位有着众多头衔和标签的日本作家――“日本推理文学女王”“日本最受欢迎女作家”“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平成国民作家”“松本清张的女儿”等等。如此光环加身,自然会让人对她的新作倍加期待。宫部美雪2022年出版的短篇集《海神的后裔》却多少让人出乎意料。这部短篇集中的七篇小说,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推理小说,也不是宫部美雪经常涉猎的时代小说或者怪谈小说,而是很正统、很“本格”的科幻小说。在这些故事当中,既看不到推理小说中常见的案件、侦探、推理、破案等元素,也没有怪谈小说中常见的各种灵异现象和神鬼妖怪。取而代之的,是科幻小说中的那些经典题材和主题,诸如:机器人(《告别的仪式》)、外星人(《向星星许愿》《战士》)、人造人(《警长的明天》)等。而这部小说集的同名短篇《海神的后裔》,更是直接致敬了科幻小说鼻祖、同为女性作家的玛丽・雪莱所著的《弗兰肯斯坦》。

虽然有些推理小说中会带有科幻元素,带有“案件”“调查”等推理元素的科幻小说更是从阿西莫夫那个时代开始就屡见不鲜,但是像《海神的后裔》这样,由推理作家创作的,完全不含推理元素的“本格”科幻小说,却并不多见。

国内科幻圈的情况更是如此。检索国内每年出版的各种类型文学年选就会发现,在推理、悬疑类的选集当中,尚且会出现极少数跨界的武侠小说或者科幻小说,但是在科幻选集当中,则全都是科幻作者写的科幻小说。

近几年来,受到《三体》《流浪地球》等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影响,科幻在国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从此,由国内科幻圈之外的作者创作的“跨界”科幻小说逐渐多了起来。但是这样的作品,在国内科幻圈中却几乎没有热度和讨论,完全处于“墙外开花墙外香”的状态。

那些“跨界”的科幻小说,看上去的确和我们所熟悉的那种“正统”科幻小说在很多地方都有微妙的差异。这些差异乍一看似乎很不起眼,细品却又让人无法忽视,就像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见到的雀鸟,明明都是一个物种,大体形态都差不多,但身体大小不同,鸟喙的大小、形状差别更大,甚至有的种群之间已经出现了生殖隔离。

这种“隔阂”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与所有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类型文学一样,科幻小说一开始也是从通俗文学的母体中派生出来的。追本溯源就会发现,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和推理小说几乎同出一脉。普遍认为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和第一部推理小说《莫尔格街凶杀案》均出版于19世纪上半叶,而且都带有当时通俗小说所惯有的哥特、恐怖、惊悚元素。不仅如此,那个时期的科幻,比如“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很多小说,与他同时代的通俗小说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其中的“科幻元素”或者说“科幻设定”,只是对当时已有的科学现象的简单想象而已。按照现在对科幻的评价标准,那个时期的科幻小说,只是带有科学元素的通俗小说罢了。

就像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发展出自己的性格一样。科幻、推理、恐怖等类型文学,也走上了各自的发展之路,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文体标准和评价体系。在所有的类型文学当中,科幻可以说是最为特殊,也是标准最为明确的一类,甚至到了有些“排外”的程度。

究其原因,科幻小说作为类型文学,有着极为特殊的属性。推理小说中可以没有侦探调查推理的过程,甚至可以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案件。武侠小说中主角可以完全不会武功,甚至整部小说中可以完全没有用武功打斗的内容。但是,科幻小说中必须要有科幻内容。而在介绍或者讨论科幻小说的时候,首先会提到的,不是这部科幻小说讲了什么故事,而是这部科幻的设定是什么。用近乎废话的说法就是:科幻小说首先必须是科幻小说。

这给科幻小说划出了一个天然的边界,也圈定了科幻的范围,那就是,基于已有科学的合理想象。这种创作上共同的基础来源,使得科幻小说中存在大量相同题材的作品。

另一方面,与本格推理非常强调谜题的创新性一样,科幻小说也非常强调设定,或者说如何在小说中使用设定的创新性。也就是说,新的科幻作品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开创性。

这两种相互矛盾的需求,使得科幻小说的发展方向更多是内向的,纵深的。于是,在一百多年科幻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圈内作家们对各种经典题材,包括其内容、思想内涵以及讲述方式的各种可能性都进行了不断的深入探索。

比如科幻经典题材之一的外星人,最早期是外星人驾驶飞船来侵略地球,或者人类在地球之外遇到了外星人这类简单直白的故事。后来发展出了诸如《索拉里斯星》这样深入探讨存在与智慧的本质、人类认知的局限性等经典哲学命题的深刻作品,以及《三体》这样在空间上纵横数光年,直至整个宇宙,在时间上前后数百年,直至宇宙终结的,关于整个人类命运的恢弘巨作。

正是这种不断深入的探索,使得科幻小说逐渐成为了一个自己独有的特质和魅力文类。现在人们对于科幻小说的惯有印象,诸如“幻想”“未来”“科技”“变化”“好奇心”“求知欲”等等,绝大多数都源于此。

在宫部美雪写科幻的110年前,推理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创作了科幻小说《失落的世界》。这种跨界非常少见。图为根据宫部美雪同名推理小说改编的日剧《小暮照相馆》(2013)剧照。(资料图/图)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鸟,在长期隔离的小环境中产生了各不相同的特征,最终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亚种。科幻小说也在一百多年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性,以至于形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文类。

如果回顾科幻发展史,就会发现,恰好有一部同样由著名推理作家创作的“本格”科幻小说,可以与宫部美雪的《海神的后裔》对读,形象地感知这种变化过程。那就是《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爵士于1912年创作的《失落的世界》。在这部科幻小说中,一支探险队在南美一片与世隔绝的高原发现史前恐龙――看上去和同时代的凡尔纳、H・G・威尔斯等人的科幻作品,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在作者层面,科幻这种形成自己文类特点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利于科幻发展的。而在读者层面,科幻同样孵化出一个亚文化的小圈子,在这一端,情况则更为复杂。

与所有的亚文化一样,限制科幻发展成真正的大众文化的根本因素,恰恰是科幻之所以成为科幻的特质。这些特质赋予了科幻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导致,不仅创作科幻小说是有门槛的,阅读和欣赏科幻小说也是有门槛的。

科幻是基于“想象”和“科学”的文学形式。科幻成其为科幻,就在于作者创造的那一个个迥异于我们现实生活的想象世界。而阅读科幻,是一项反编译的过程,它要求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小说中的文字,去还原作者想象中的那个世界。

绝大多数科幻小说的写法,对于从未接触过科幻小说的读者来说并不友好。魔术师不会在表演开始之前,照本宣科地把魔术原理朗诵一遍;成熟的科幻作者也不会在小说开头,用说明性的文字把小说里的设定列举一遍。这些设定,都是通过小说中的种种细节,像拼图碎片一样,一点一点呈现出来的。因此,阅读科幻小说,就比一般的通俗小说多了一个任务,除了要在阅读过程中还原情节和人物,还要留意小说中的种种反常与未知的细节,去还原出作者所构思的那个世界的样貌。

刘慈欣在《三体》中,花了好几章的篇幅去描写汪淼参与“三体游戏”的情节。这些内容初看起来不仅游离于汪淼的生活之外,而且汪淼每次参与的游戏内容都完全不同。对于不了解科幻的读者,初次读到这里很可能会一头雾水。但是,对科幻有所了解的读者,则会明白,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内容,必然有着作者的用意。也只有耐着性子读完了《三体》第一部,才能凑齐所有的拼图,明白这一切不合理的地方,其实都是由三体星人、地球三体组织这些小说中的核心设定延伸出来的。这种恍然大悟的惊奇感,正是科幻的魅力。

显然,这种需要付出、延迟满足的乐趣,本身就会劝退很多读者。正因为此,科幻爱好者群体,成了需要跨过一道门槛才能进入的圈子。

在国内,这个圈子还要更小一些。这是由国内科幻创作和引进的现状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科幻有过好几次的发展波折。现今国内科幻,可以认为起步于1980年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管是引进的外国科幻经典,还是国内原创科幻,几乎都只有一种风格和模式,那就是“黄金时代”的科幻。

这一风格的科幻,塑造了很多科幻迷对科幻的认知与审美。而国内关于科幻的很多争论,诸如“软科幻”与“硬科幻”之争,科幻到底应该以科学设定为主还是以故事为等等,基本上都与这种认知和审美有关。

这种读者层面的小圈子化,是不利于国内科幻发展的。毕竟,作为市场化类型文学的科幻小说,得有足够多的受众群体才能健康发展起来。对于发展中的国内原创科幻来说,出现更多风格和类型的科幻作品是必然的。如果仅仅因为“新面孔”看起来不像我们熟悉的那种科幻小说,就对它们加以排斥,那对任何人都是损失。

毕竟,看小说的本质是一项休闲娱乐。而最初吸引我们拿起一本科幻小说的,是因为那本书足够有趣,而不是因为它是我们认知里的那种科幻小说。

从这个角度来说,宫部美雪的这部《海神的后裔》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科幻小说。毕竟,在小说的层面,它很成熟,也很有趣。而且与那种由科幻作家写成的科幻小说,又有一些微妙的差异。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