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英雄发肤色彩多怪异

2022-07-14 15:43:32

在中国文学中,非常之人总是拥有非常的相貌,发肤色彩的奇异即是非常相貌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三国志演义》中,作者着力于通过肤色点染来衍生各种“英雄异相”神话。毛宗岗父子《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总评指出:“三国人才绝异,而其形貌亦多有异者,如:大耳之玄德、赤面长髯之关公、虎须环眼之翼德、碧眼紫须之仲谋及黄须之曹彰,所皆奇矣;而又有白眉之马良,至今称众中之尤者,必曰白眉。虽然,形貌末耳。舜重瞳,重耳重瞳,项羽亦重瞳,黄巢左目亦重瞳;或圣而帝,或谲而霸,或勇而亡,或好杀而亡。人之贤不贤,岂在貌之异不异哉!”且看,小说第一回写刘备“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写关羽“面如重枣,唇若涂脂”。“唇若涂脂”这一喻象还在第十回被用于写马超、第三十八回以及第一百一十六回被用于写诸葛亮,只有诸如这些英明盖世的人物才配享用这种昂贵喻象。

再如,第二十九回写孙权“碧眼紫髯”,以突出他作为帝王的“异貌”风范。于是,这副异貌便成为作者推演有关孙权故事的谈资。第四十三回写道:“孔明致玄德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孔明暗思:‘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激之便了。’”在此,作者借诸葛亮这一视角点评了孙权的肖像特征,即“堂堂一表”“相貌非常”,并将其英雄性情诠释为“只可激,不可说”。第七十七回写关公被俘后,大骂孙权“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在此,这副象征尊贵的长相成为遭别人痛骂的话头。另外,第三十七回写诸葛亮的朋友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五十二回写马良“眉间有白毛”,被称为“白眉马良”,也都在某种程度上借助面貌敷色来强化人物给人的个体印象。第五十七回写孙权以貌取人,见鲁肃邀请来的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便“心中不喜”,结果错失了一位难得的谋士。

相对而言,中国文学经常把面黄貌黑当作“异貌”表征加以描绘。作为“英雄异貌”的重要表象,病态的“黄色”特别闪眼,如《三国志演义》第十五回写辅助孙策的陈武“面黄睛赤,形容古怪”,就是说,颜面古怪,英雄之气超常。《水浒传》写面黄者大都有一个“病”字打头的外号,除了第四十四回写的“面貌微黄”的“病关索”杨雄外,还有一个“病尉迟”孙立,小说第四十九回写他“淡黄面皮”,有人释“病”为“赛”,更有人考证“病”即为“并”,意思是说与某人一样厉害的意思,都似为不妥,明代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在给红字李二题写的[凌波仙]吊词中说:“梁山泊壮士病杨雄,板达儿,掐搜黑旋风。”显然,这里的“病”不能解释为“赛”。对此,王利器早就在《〈水浒〉英雄的绰号》一文中指出:“‘病关索’的病字,是从面黄得来,和‘病尉迟’的起法是一样的。”[1]当然,传统小说中的这些英雄好汉本身都没有疾病,作者只是以此病态化的表象来呼应反常化的“英雄异貌”神秘思维。

第十四回从晁盖的视野中写赤发鬼刘唐:“露出一身黑肉,下面抓扎起两条黑魆魆毛腿,赤着一支脚。……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这番长相更是怪模鬼样,作者之所以如此渲染其长相的多色,也是为了突出其非同寻常的英雄本色。第十六回写阮小七:“腮边长短淡黄须,身上交加乌黑点。浑如生铁打成,疑是顽铜铸就。”这种黄黑错综的相貌之色也是英雄好汉特有的。

当然,肤色的怪异化描写还是将人物“妖魔化”的一种笔法,如《封神演义》写阐教的门下大多头脸端正、肤色纯正,如姜子牙、黄飞虎、杨戬、哪吒等;而属于截教阵营的形象则基本上肤色杂陈,如第三回写崇黑虎“面如锅底,海下赤髯,两道白眉,眼如金镀”,特别是那些道士更是怪模怪样,像余化黄面赤髯,甚是凶恶,余元面如蓝靛,赤发红须,杨森面如锅底,两道黄眉等等。不过,怪色神灵形象有时反而是慈心善肠的,如《聊斋志异·陆判》写阴曹判官是“绿面赤须”,是一个热心帮助人间好友排忧解难的善神。

在中国传统小说中,有些肤色搭衬也能显示某种超值性的“异貌”效果。如《三国志演义》第九十七回写曹睿听说陇西狄道人王双“有万夫不当之勇”,并不计较其“面黑睛黄”的长相,而封其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使之为自己效力。容与堂百回本《水浒传》第二回写“九纹龙”史进:“刺着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

根据《周礼·冬官考工记》“青与白相次”的说法,“青”与“白”二色搭配是富有装饰效果的。第五十七回写天佑星金枪手徐宁:“果是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围膀阔。”在此,被作为“好表人物”举隅而出的特征是黑髯白脸,两种反色相互映衬。第六十回写“金毛犬”段景住是“赤发黄须”,两种暖色互相映衬。通过各种各样的修饰语和形容词,作者将水浒英雄世界里的人物貌相描绘得五彩斑斓、绮丽多姿,从而突出了他们非同凡俗的“异貌”。

可见,在传统“异貌”思维的作用下,通过发肤怪色描写可以打造各种气度超值的英雄品牌。



[1]王利器:《〈水浒〉英雄的绰号》,见《当代学者自选文库·王利器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