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小说里的鬼故事

2022-07-15 12:01:26


 

 

    有个笑话,说一个读书人死了,在阴间里拜谒阎王,正巧阎王放了个响屁,那读书人忙打躬作揖,恭恭敬敬地说:啊,大王,您这个屁,既像乐曲那样悦耳动听,又像兰花那样香味沁鼻,真让人受用啊!

    阎王一听很高兴,立即命牛头鬼领他到后殿享受御宴。

在路上,读书人对牛头鬼说:啊,您弯弯的两角,好似皎洁的月亮;你炯炯的双眼,仿佛蓝天的星星,太美丽了!

牛头鬼一听也很高兴,便拉着读书人说:大王的御宴还早着呢,先到我家喝杯酒,垫垫底吧!

在文言小说里,描写了很多显得非常单纯的鬼怪,它们常常被人愚弄。而且,它们往往很贪玩,还常常到处找乐子,非常有娱乐精神。

这样的鬼怪,很大众,很有亲和力。

 

 

 

害羞的鬼

 

在小说家笔下,鬼的世界如同人的世界,鬼的生活也如同人的生活。其实,“鬼性”还是很有趣的,有喜怒哀乐,有酸甜苦辣,也有生死惧怕。

 

 

鬼还会害羞呢。

《幽明录》有一篇故事,写一个叫阮德如的人,曾在茅厕里看到个一丈多高的鬼,满身漆黑,眼睛特大,还穿着白色的衣服,戴个头巾。

阮德如离这个黑鬼只有一尺多远。

阮德如胆子还是很大的,他心平气和笑着对鬼说:“都说鬼面目可憎,原来真是这样。”

一般的鬼听到这样的奚落,肯定立刻面目狰狞张牙舞爪起来,人命就没了。

可奇怪的是,那鬼一听这嘲笑的话,却感到很害羞,落荒而逃。

鬼竟然这样有羞耻心,真是难得。比有些人要强多了。

这个害羞的鬼,跑回去要做的第一件事,估计会去阴间的美容店整容了。

知道害羞的鬼真是可爱。

 

《谐铎》里有篇鬼怪被书生嘲笑的故事,故事说有位教书的张先生,一天晚上他正在灯下与学生谈论文章,突然,有个鬼把头从窗户伸进来。

那鬼的脸像簸箕那么大,接着像口倒扣的锅,后来脸又变得更大,眉毛像扫帚,眼睛似铜铃,颧骨高大宽厚,上面堆积尘土有五斗多。

这位张先生无所畏惧,微笑拿起自己新作的《桔膜编》给那鬼看,问它认得这些字吗?

那鬼沉默。

张先生说,既然不识字,何必装出这么大的面孔来吓人。

接着,张先生又伸出两个指头弹那鬼的脸,并大笑道:脸皮这么厚,难怪什么都不懂?

那鬼羞愧极了,脸皮很快就缩得像粒豆子。

张先生抽出佩刀砍去,只听“铮”的一声,原来是枚小铜钱。

 

《异苑》里还记载了一个鬼借屋檐避雨的故事。

有一个老太太,夜雨天在屋里纺线,纺着纺着,突然,发现刚刚还看到的一个铁còu一种铁具),眼睁睁地从面前丢失了。

她以为被谁偷去了,于是大声骂道:什么鬼东西把我的给偷走了?

谁知屋外传来回应的声音:“我暂借您家屋檐避雨,确实没有偷您的东西,您还是再找找吧!”

老太太又惊又怕,偷偷往窗外看,什么都没有见到。过一会儿果然在屋里角落找到了那把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首先这个鬼很规矩,外面下雨了,悄悄地躲在人家屋檐下避雨,而不打扰人家。这种守纪律不扰民的作风令人眼熟,这个鬼若当兵肯定是个好兵。

其次,这个鬼很重视名誉。当听老太太骂是什么鬼把东西给偷走了,他马上辩诬,可不是我这个鬼干的呀,我只是想避避雨,肯定是你自己弄没了,再找找吧。我可是个不偷东西的鬼,不要诬赖我呀!

我们人对鬼的态度要么是怕,要么是骂,从来没有好脸色,对所有的“鬼东西!”都恨之入骨。于是,一些与人无扰的小鬼,就被大大地冤枉了。

鬼没处说理去呀。

 

对鬼的态度不好,由来已久。

魏晋时代,当时文化界有位知名的明星学者,嵇康先生,曾做过厅局级干部,是民间学术团体“竹林七贤”中的一位。他对鬼的态度就极不友好。

嵇康还是个音乐方面的专家,很喜欢弹琴。《灵鬼志》里说,有一天晚上,他在灯下如痴如醉地弹琴。

忽然有个鬼怪,进屋里很崇拜地欣赏嵇康弹琴。这个鬼怪身高有一丈多,穿着黑色的衣服,腰里扎着皮带。

嵇康看到了,没有害怕。即使害怕也不能显现出来呀,如果害怕那还能算是什么真名士嘛。

嵇康盯着妖怪看了一会儿,然后一口气吹灭了灯,还很恶狠狠地说了一句:“和你这样的鬼怪在同一灯光下,我感到羞耻!”

这个故事,一千多年来,不知道给多少胆小怕鬼的文人学者壮了胆。

但嵇康先生有不厚道的一面。想想,那个鬼应该算是音乐爱好者吧,而且估计还是嵇康的粉丝呢,大黑天的不在阴间喝酒赌钱唱卡拉OK,慕名前来欣赏高雅音乐,该是多么难得!肯定是个阴间里标准的好青年。

看那鬼身材魁伟,还腰里扎皮带,应该是个不俗的壮士,算是鬼中的豪杰吧。从喜欢音乐的雅兴看,还不是个草莽之辈。如果是个恶鬼,还能被你嵇康盯那么半天,等到挨你骂的时候?早打你个昏头胀脑的了。可是,却甘于被嵇康先生羞辱了一顿。

嵇康先生非同一般常人,然而没想到,看待鬼也不过是俗人眼光。

故事没有了下文,可以想到的结局是,鬼壮士肯定或惭愧或恨恨而退了。心里肯定不服:等你百年后,我们阴间见!

鬼怎么了?当人的粉丝都得不到尊重吗?

明星不尊重粉丝,或许就是从嵇康那时开始的吧。

 

鬼往往也是很自重的,知道控制自己的欲望。

《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个女鬼自持的故事。

故事说康熙年间,有位太学生见草丛里有一块石片,上面残存几十个字,看上去像是夭折女子的碑文。太学生估计女子的坟墓应该就在碑的附近。于是,他便常常在碑石上陈设茶果,说些祭奠之类的话。

一年多以后,忽然有一位漂亮的女子在田间漫步,手里还拿着野花,看见那位太学生,她便嫣然一笑。

太学生便凑到那女子身边,和她眉来眼去表示亲近。

正当两个人要走进篱笆后的杂树丛时,那女子却忽然站住了脚,两眼直视前方,好像有所思考。

忽然,她打自己嘴巴说:唉,一百多年都心如枯井,难道今天竟被这个浪荡公子挑逗动了心?

接着,这个女子后悔不迭,顿足捶胸,忽然就不见了。

太学生这才明白,她就是那个墓穴里的鬼。

这个女鬼很贞节,最终抑制住了欲念,保持了自己的操守,值得尊敬。

 

鬼域也如同人世,欺软怕硬,但鬼往往也是弱势群体。

    《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位雇农叫田不满,一次,他夜晚迷道,走进了乱坟岗,踩到了一个死人骷髅。

    那骷髅大叫道:不要踏坏我的脸,不然,我要降祸给你。

    田不满呵斥说:活该,谁让你挡我的道了!

    骷髅说:是别人把我移到这来的。

    田不满说,那你为啥不去降祸给移动你的人呢?

骷髅回答说:那人正在行大运,福气大着呢,我现在没办法对付他。

    田不满更加恼怒了,说道:难道我是倒霉的人?你害怕走运的,欺负倒霉的,这是什么道理?

    骷髅哭着说:害怕走运的,欺侮倒霉的,人不都是这样嘛,可您却来责备我这个鬼,请可怜我吧,把我弄到土洞里去,您就是我的恩人啦!

田不满毫不理踩地走了,身后传来了“呜呜”的哭声……

看来,鬼也是害怕人的。

 

但也有这样的鬼,夸夸其谈,虚荣得很。

袁枚的《子不语》里有篇《枯骨自赞》的故事。

故事说在苏州的上方山有一座寺庙,一位外地姓汪的人借住在寺里。

可是,这位姓汪的人白天总能听到台阶下有喃喃的说话声,叫别人来听,也都能够听到。

大家怀疑,是有冤鬼在诉冤。

于是,找来一些僧人用犁锄挖掘,挖到五尺深时,发现了一具腐朽的棺材,里面有一具枯骨,此外别无他物。

大家只好掩埋掉。

可是,不一会儿,又听到那地下有人说话,声音是从那棺中传出的。

大家附耳倾听,但最终一个字都听不清楚。

大家很惊疑,便去问一位德行很高的禅师,那位禅师能通鬼语

等禅师来到后,趴在地上听了一会儿,站起来对大家说:不必理睬他。

禅师接着说,这个鬼前世曾做过大官,喜欢听人家奉承他,而死后没有人给它说奉承话了,所以只好自己在棺材中不断地夸自己。

众人一听,大笑而散。

而那鬼的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微弱了。

有虚荣心的鬼,不会让人畏惧,但让人感到可笑。

 

 

 

被卖的鬼

 

在小说里,有些鬼其实很单纯,没有人那么多心眼。

鬼也会被人算计,而且象傻子一样被算计。

《述异记》里有一段故事,说南朝时有一个叫王瑶的人,在京城病死了。王瑶死后,家里闹鬼了。但这闹鬼,和王瑶没啥关系。

这个鬼,长得细高个儿,浑身也是黑色的,上身还没穿衣服,光着身子,下身穿着一条牛犊鼻子形状的裤子。

看鬼那样子,也是个穷鬼,连衣服都穿不起,在阴间也许靠乞讨为生呢。穿个泳裤就来了,你当人间是个大水库呢。

这个鬼还跑习惯了,经常到王瑶家来串门,有时候唱歌,有时候大喊大叫,有时候还学人说话。最讨厌的缺点是,常常拿粪便之类的往人家饭碗里扔。

看来,不但穷,而且是个淘气鬼,和讨人厌连狗都嫌的十来岁顽童没什么两样。

过一段时间,淘气鬼转移目标了,跑到王瑶家的邻居庾家去闹了,和在王家闹的一模一样。

庾家人是很有心计的。那个庾某就对鬼说:

“你拿泥土石块打我,我才不怕呢。你要是拿钱来打我,那我可就受不了了。”

这个调皮的淘气鬼,还真拿来了几十个新钱打了下来,正打在庾某的额头上。

估计通货膨胀什么的,新钱不如旧钱值钱,庾某又出坏点子了,他说:

“新钱打不痛我,我只怕旧钱。”

心地单纯的淘气鬼,还真就拿来旧钱打庾某,前后打了六七次,让这个庾某发了笔小财,一共得去了一百多钱。

人真得很可恶,连穷鬼都不放过,骗人家那么多钱。

庾某也不想想,穷鬼多可怜,连衣服裤子都没有,这样的淘气鬼顶多也就来个思想教育完事了,也不能把人家当摇钱树啊。

那个淘气鬼确实单纯得有点傻了。那人类多奸猾啊,骗你钱了背后还会笑话你。快到阴间的学校学几年吧,否则连仅有的裤衩都会被骗走的。

做个单纯的鬼可真难!

 

 

被人骗去钱还是小事,被人给卖掉了,那才叫惨呢。

《列异传》里,就有一个鬼很不幸,被人活活给卖掉了。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宋定伯卖鬼”。

南阳有个叫宋定伯的人,年轻时走夜路遇到一个鬼。问它是谁,鬼说:“我是鬼。你是谁?”宋定伯骗鬼说:“我也是鬼。”

鬼问宋定伯上哪儿去,宋定伯说要去宛市,鬼说也要去宛市,于是就一齐走了好几里。

鬼说:“步行太慢了,咱俩互相背着走,怎么样?”

宋定伯说:“太好了。”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地。

鬼说:“你这么沉,不是鬼吧?”

宋定伯说:“我是新鬼,所以很重。”

宋定伯背鬼时,背上一点也不重。就这样换着背了好几次。

宋定伯又问:“我是新鬼,不知道咱们鬼有什么忌怕的?”

鬼说:“鬼最不喜欢人吐唾沫。”

于是又一起往前走。前面是条河,宋定伯让鬼先过河,鬼过去了,一点也听不见有水声。等宋定伯过河时,河水却哗啦啦地响。

鬼就问:“你过河怎么还有声?”

宋定伯说:“我刚死不久,还没渡过河,所以有声,别怪我呀。”

快到宛市时,宋定伯就把鬼背到身上,猛地紧紧把鬼抓住。鬼大喊起来,吱吱地叫个不停,求宋定伯把他放下来。

宋定伯不听鬼的话,背着鬼一直就进了宛市,把鬼放到地上,鬼变成了一只羊。

宋定伯就把这只羊卖了,怕它变化,还向它唾了几口。

这只羊卖了一千五百钱,宋定伯拿着钱回家了。

当时人们都传说:“定伯卖鬼,得钱千五。”

宋定伯很胆大,很有智慧,很狡猾。

鬼也太诚实太单纯了,那么多破绽,还相信人家的解释。

不过,这则故事里,那个鬼也泄漏了鬼的机密,比如鬼没有重量,鬼过河没有声音,鬼被抓住摔到地上会变成羊,等等。

宋定伯这个冒险家也算得到了一些科学发现,还得到了一千五百钱,这都是可以向南阳老百姓炫耀的资本,这个牛可以吹上一辈子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有人竟然以卖鬼为业。

清代的文言小说集《耳食录》里,有篇《田卖鬼》的故事,说有个叫田乙的人,从来就不怕鬼,而且还擅长抓鬼。

这个本领也算是一技之长吧,“衣食之需,妻孥之供,悉卖鬼所得”。人们都叫他“田卖鬼”。

田乙二十多岁时,也是有一次走夜路,与卖鬼的宋定伯相同,也是鬼告诉他自己的鬼身份,问他是什么,他也说自己是鬼,于是,鬼高兴地抱着他。

与“宋定伯卖鬼”情节不同的是,鬼惊讶地问他为什么身体那么暖和,怀疑他不是鬼。田乙忙说自己是鬼中的“壮盛者”。

田乙问鬼有什么本领,鬼说:“善于游戏,我表演给你瞧瞧。”

于是,鬼就表演起来了。把脑袋取下来,放到肚子上,放到屁股后,然后又放到跨下,最后又安回原处,毫无破损。

鬼兴致大发,就象表演机会难得似的,又表演起来。

它把头又取下来,分成两半,分成三块、四块……一直分到十块不等。这还不算,还把脑袋扔到空中,投到水里,掷到地上旋转。真是玩尽了手法。最后又放回脖子上。

这个鬼,应该算是个魔术师,不用任何道具,现场拿自己的脑袋大卸八块,世界上所有的魔术师与之相比大大逊色,如果今天它到央视的春节晚会表演这个魔术,肯定也会大红大紫。

魔术鬼表演完了,便请求田乙这个假鬼也来表演个节目。

而这个田假鬼却说:

“我太饿了,没时间表演,还是到夜市吃点东西去吧,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鬼很高兴,欣然同往。那当然愿意去啊,鬼多馋啊。

田乙急中生智,如果不说找吃的,那魔术鬼一定会缠着他表演的,那就露馅了。

路上,田乙问魔术鬼今年多大了,鬼说三十岁了。

问他住哪里?魔术鬼说:“无常所,或大树下,或人家屋角,或厕旁土中。”

魔术鬼也问田乙问题,而田乙却说:我是新鬼,还啥都不明白呢,希望你多教教我。

魔术鬼便主动当起老师来,讲鬼是阴性的,喜欢妇人的头发,但是害怕男人的鼻涕。

鬼呀鬼呀!你怎么什么都说啊,害人之心不可有,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他俩走着走着,又遇到一个鬼,又瘦又高,“貌类枯木”。

魔术鬼便拜了拜那个瘦鬼说:“兄弟你没病吧?”

魔术鬼还指着田乙对那个瘦鬼说:“他也是我们一类的。”

那个瘦鬼一听,便也过去一顿搬脖子搂腰的。

快到夜市了,天也要亮了,两个鬼也走得慢了。

田乙害怕自己露馅,也不想让他们俩跑掉,便两手抓住两个鬼的胳膊,牵着他们走。两个鬼轻得象没东西一样,走得更快了。

二鬼大叫:“难道你不怕天亮吗?你一定不是鬼,快松开手,别逼我们!”

这两个鬼终于醒悟了。就怪他们没听说过“宋定伯卖鬼”的故事,否则早就识别出假鬼了。

田乙才不管他们怎么说呢,抓得更紧了。

天亮了,二鬼变成两只鸭子了。

田乙害怕鸭子变形,不断地用鼻子向他们打喷嚏。

把这两只鸭子送到市场,卖了三百钱。

从此,田乙每天夜里都到野外,拿着妇人的头发,吸引很多鬼前来,然后捉住,到天亮后,再打喷嚏,最后卖掉……

鬼们变成什么的都有,猪啊,羊啊,鱼呀,鸟呀!

实在卖不掉了,田乙就拿回家炖着吃,据说味道很美。

从此,一门新的职业诞生了。

这个故事,暴露了鬼的很多弱点,当然首先是太单纯了,或者说有点愚蠢。

鬼太容易相信人了,鬼把它们自己的一些机密也泄漏了。

比如鬼的身体是冷的,鬼很馋爱吃东西,鬼在树下屋边厕所旁居住等等。

更为要害的是,鬼属阴性喜欢妇人头发,害怕男人鼻涕,这些致命弱点也都告诉人了。

最重要的是,鬼一出来就必须化成人形,但没有掌握火眼金睛的技术,所以经常会判断失误,无法知道别人是鬼是人。而且被人抓在手里就如同被扼住咽喉了,一到天亮逃不脱,就变成家禽家畜水产,给人提供了谋利的机会。

什么是刀尖上谋生?什么是虎口取食?捉鬼的职业就是。

 

 

也有的鬼爱显摆自己,结果把自己出卖了。

《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个故事说,青县有户人家,除夕那天,有个卖花的人敲门,说我站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还不把买花儿的钱送出来?

主人问家里人,但是谁也没有出去买过花。

但卖花人坚持说,有个垂髻女子刚刚拿着花进了家门。

正在争执的时候,有一个老妈子急急跑来喊道:真是天大的怪事,厕所里的破扫帚把上插了几朵花。

等家人拿来,卖花人一看,果然是刚才那个女子拿进去的那几朵花。

主人很惊讶,于是把扫帚拆散,点火烧掉了。

而在焚烧扫帚时,发出呦呦叫声,还冒出缕缕血迹。

原来是扫帚成精了,但是,买花修饰自己,却把自己暴露了,招来了杀身之祸。

可叹,鬼怪连臭美的时候,都需要格外小心啊。

 


 

贪玩的鬼

 

在文言小说中,鬼怪似乎比人更有好奇心,而且更富于游戏精神。

《幽明录》里有个故事,说邺县有个叫赵吉的人,经常在田间小路上闲逛。据说二十多年前,有个跛子(瘸腿人)死了就埋在这条路边。

可是,有一天,一个远方人走到赵吉门口,走着走着,突然就瘸了腿,一拐一拐地走路。

赵吉感到很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

那人却笑着说:“前面有一个瘸鬼,我是在学他玩呢。”

这个人肯定也是个鬼,能够看到死了二十多年的瘸鬼在走路,还学人家那样走。

鬼就是这样有意思,他觉得好玩,就模仿人家,好奇心多强啊!

 

 

唐人戴孚的《广异记》里,还有一个鬼玩木马的故事。

一个叫高励的人,看见有人从东边骑着马过来了,到他面前拜了又拜,还恳求他给治疗马脚。

高励说:“我不是马医,怎么能治马?”

那个人就笑着说:“只要用胶粘上就行了。”

高励听不明白。确实,如果我们遇到这个事也会怀疑,马脚上有病,怎么可能用胶水粘呢?

可是那人很爽快地对高励说:

“我不是人,是鬼。这匹马是木马,您只多用胶粘上它,它就可以行走了。”

于是,高励就进屋取胶并煮烂,出来到马厩一看,那匹马已经变成了木马。

发现病在前脚,就给它粘上了。

高励送胶回屋,等再出来,看见那马已经恢复原状了,非常骏伟,活蹦乱跳的。

那个鬼向高励道谢后,就上马而去。

鬼骑木马,还是用胶水粘的,多有意思啊!象孩子们玩的玩具一样。

 

 

南宋作家洪迈编撰的《夷坚志》里有两则鬼的游戏故事。

其中一则是《张鬼子》,说洪州最高学府的校长(州学学正)张某比较刻薄,无论哪个学生家里有事想请假,学官们答应给五天假,这位张校长最后就只会准三天假;如果学官答应给三天,他就会改为两天。因此,学生们对这位老校长都很不满。

有一位外号叫张鬼子的,因为面容长得像鬼而得名。学生们想报复一下可恶的老校长,于是就让张鬼子夜里扮成阴间的讨命鬼,去吓唬那位校长。

张鬼子欣然同意,但有一个要求,就是为了逼真,要写张阴间的讨命冥牒才行。但大家都不知道冥牒的格式是什么样的。恰好,张鬼子会写。

到了晚上,张鬼子混进了学校,杂处于学生中。那位苛刻的张校长见到了,大怒。

张鬼子笑着说:我是奉阎王的冥牒来追讨你的命。张校长要来冥牒便读了起来,还没等读完,那张鬼子便露出鬼相,把张校长吓死了。

弄假成真,那些学生惊呆了。

张鬼子对那些学生说:我确实是阴间来追命的牛头鬼,二十年前就奉命来追张校长的命,但是,过河时不小心丢了那张追命符,所以直到今天不敢回阴间复命。今天,借助大家的力量,终于得以完成任务,多谢了。

说完,就拘着张校长的魂魄走了。

这个追命牛头鬼,等了二十年才得到机会,借助学生们的恶作剧,最终完成任务,弥补了以前的失误。

 

 

《夷坚志》另一则故事是《京师酒肆》,故事说三个有名有姓的书生,节日里出去游山玩水,脚累眼倦了,便都打起了玩玩女色的主意。

天黑了,街上人已很少。这时,恰巧有位女子独自一人骑马过来了。

于是,三位书生便尾随女子,不断靠近她。

到了一家酒店门口,那美女下马进去买酒独酌。

三位书生也跟着进去了,也买酒喝,但眼睛都远远地瞄着那独酌的女子。实在抑制不住了,便对那位女子喊道:大家坐一起喝酒好不好?

那女子很爽快地说:好。

三位书生便乐颠颠地过来了,边喝酒还边对女子动手动脚的,把她当作娼妓对待。

象阿拉伯女人那样,那女子脸上始终蒙着纱巾。三位书生不能尽睹其貌。于是,一位书生笑嘻嘻地把纱巾撩开了。

大家一下子就被吓住了。原来,那位女子的脸是一副恶鬼的面容,非常可怖。

“有鬼!”“有鬼!”三人大喊。

这时,店小二出来了,看了看,便笑话起三位书生来,说哪里有什么鬼呀!

于是,三位书生便把刚才的情况讲了一遍。

店小二却说:我只看到你们三个人进来买酒喝,可一直也没见到有什么女人进来呀!

三位书生一听,战栗不止,直到天亮了才敢出去。

    对待起色心的书生,鬼也只是游戏般地吓唬他们一下而已,让他们对女色有点节制。

 

 

很多人爱听惊悚的鬼故事,也有人爱讲吓人的鬼故事。

可是,当你听完一个鬼故事后,得知讲故事的人就是鬼,胆子再大的人,也会被吓晕的。

《阅微草堂笔记》里就有一则讲鬼故事的,既好玩又吓人。

一天夜里,有位书生泊船于鄱阳湖,闲来无事,他在月下散步纳凉,来到了一家小酒店。

在小酒店里,他碰到了几个人,各自报了姓名籍贯,才知彼此都是同乡,于是大家买酒小饮,谈笑风生。

后来,还相互讲起鬼故事来。

大家搜新猎奇,许多故事情节和结局都很出人意料。

最后,有一个人说,你们讲的故事确实新奇,但是,没有我见到的故事离奇。

于是,他就讲了起来。

以前在京城时,我为了躲避喧闹,就住到丰台一个花匠家里,很偶然地碰到一位读书人,我们就彼此攀谈起来。

我说这附近的坟地经常闹鬼,很让人讨厌。

而那读书人却说:

鬼也有雅俗之分,不可一概否定。我从前游西山,遇到一个人论诗,见解很精辟。他还吟诵了自己的诗作,记得有这样几句:“深山迟见日,古寺早生秋。”“钟声散墟落,灯火见人家。”“猿声临水断,人语入烟深。”“林梢明远水,楼角挂斜阳。”“苔痕侵病榻,雨气入昏灯。”“鸺鶹岁久能人语,魍魉山深每昼行。”“空江照影芙蓉泪,废苑寻春蛱蝶魂。”这些诗句都格调清新,很有韵味。我正想问他住在哪里,忽然听到驮铃声响,而这人忽地就没了踪影。这样的鬼还令人讨厌吗?

我很喜欢这个读书人,想留他一起饮酒。可那读书人抖抖衣服站起来,笑着对我说:能不让您讨厌,已经很荣幸了,怎敢再享受您的美食呢?

说完,那读书人一笑就不见了。我这才知道,那说鬼诗的人也是鬼。

那人讲故事讲到这里,书生感叹说这故事还真没听过。

这时,有人说,故事都是幻中生幻,怎么能知道,讲这个鬼故事的人,不会又是鬼呢?

书生一听,脸色大变。

突然,阴风飒飒,灯光昏暗,一起讲故事的那几个同乡,一齐都化为薄雾轻烟,四散消失了。

原来,书生遇到的这些人也都是鬼。真让人全身冒冷汗啊。

有意思的是,这些鬼爱给人讲鬼故事,也算是很有娱乐精神。

 

 

最有意思的鬼怪游戏故事,就是唐传奇小说集《河东记》里的《板桥三娘子》。

如今已无法知道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但编这个故事的作者,绝对是个极富想象力的人。

故事说在汴州西边有个板桥旅店,店里的女老板叫三娘子,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她三十多岁,没儿没女,一直独身,连个亲戚也没有,却有不少房屋财产。

她以卖粥饭为业,家里很富裕,且有许多驴子。

往来赶路的车辆都来她这里住宿,她还总是降价接待,人们都夸她经营有方。

元和年间,有位从许州来的赵季和,路过此地便也住下了。

在他之前,还有六七个客人,把方便一点的床位全占了。赵季和是后来的,只好睡最里面的一张床铺。这张床铺紧靠着墙,隔壁便是女老板三娘子的房间。

当天,三娘子对这些客人招待得十分周到,深夜还来向他们敬酒,说说笑笑,开怀畅饮。赵季和向来不喝酒,也不与他们谈笑。

到了二更天,客人们都醉倒了,各自睡了。三娘子回到自己房里,关门吹了蜡烛。

赵季和却翻来复去睡不着。

忽然,赵季和听见隔壁窸窣作响,好象是搬什么东西。

于是,赵季和便透过缝隙窥视。

只见那三娘子走到招魂用具前,把蜡烛挑亮了,然后从箱子里拿出一副犁杖,还有一个木牛,一个木人,都只有六七寸大小。

三娘子把它们放在灶坑前,喷上水,木人和木牛便行走起来。小人牵着牛拉着犁杖,随即开始耕床前的地,来来回回地忙碌着。

三娘子又从箱子里拿出一袋荞麦种子,让小人种上了。一会儿,那荞麦便发芽了,接着就开花成熟了。

三娘子让小人收割脱皮,得到了七八升荞麦。又安上个小石磨,把荞麦磨成面才算完事。

然后,三娘子把木人木牛收回箱子里,当即用那面做了一些烧饼。

不一会儿,鸡叫了,天亮了。旅客们准备要动身了。

三娘子起来点上灯,把刚做的烧饼放到盘子上端给他们。

看到了这一切,赵季和心里纳闷,感到恐惧,也就没有吃那饼。他开门出去,蹲在窗外偷偷地观察动静。

只见那几位客人围在桌前,烧饼还没有吃光,忽然同时跌倒在地上,像驴那样叫起来,不一会儿便都变成了驴。

三娘子把他们全部赶到店后,把他们的财物也都据为己有。

赵季和没把这事告诉别人,而是暗暗佩服她的这套法术。

一个多月之后,赵季和从洛阳返回,快到板桥店的时候,他事先准备好一些荞麦烧饼,大小同三娘子做的一样。

来到店中,三娘子见他还要住宿,像当初一样高兴。

这天夜里没有别的客人,三娘子待他更加热情。

半夜时,三娘子献殷勤地问他:“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赵季和回答:“我明天早晨出发,请随便准备些点心。”

三娘子说:“这事你不用担心,请放心睡吧。”

半夜过后,赵季和又透过缝隙向三娘子的房里窥探,一切都还与上次一样。

天亮了,三娘子端来点心盘子,上面摆着几张烧饼。

趁三娘子回去拿别的东西时,赵季和立刻拿出自己早准备好的烧饼,从盘子里偷换下来一个,三娘子没有发觉。

赵季和刚要吃烧饼时,对三娘子说:“正巧,我自己的烧饼还没有吃完,请把你端来的这些撤下去,留着招待别的客人吧。”

说罢,他便掏出自己带的烧饼吃起来。

刚吃了第二个,三娘子送茶出来,赵季和说:“请你尝尝我带的烧饼吧。”说完就把刚刚偷换下来的那张烧饼递给三娘子吃。

三娘子刚咬了一口,便趴在地上发出驴的叫声,随即变成了一头驴,很健壮。

赵季和骑上这头三娘子变的驴出发了,并将木人木牛等也带去了。然而,他怎么也弄不明白那套法术的要领,试了几次都失败了。

他赶着这头由三娘子变成的驴,周游四方,日行百里,从来都不迷路。

四年后,他骑驴进关,到华山岳庙东边时,遇到路旁有一个老人,那老人忽然拍手大笑,说:“板桥三娘子,你怎么变成了这副模样?”

说完,老头捉住驴,对赵季和说;“她虽有罪过,但被你这么一折腾,也够可怜的了,请在这里放掉她吧。”

老人说完,把驴鼻子用手一掰,三娘子从皮肉中就跳了出来,立刻恢复了原形。

三娘子向老人跪谢后,转身就走了,谁都不知道她究竟去了哪里?

 

 

看了这个想象力奇特的故事,我们肯定对三娘子的那套法术感兴趣,太神奇了,半夜里拿出木人木牛就种地、收割、脱皮、磨面,然后做烧饼,天亮就卖给客人吃,客人一吃就变成驴子。几个小时,就完成了农民春种秋收大半年才可以弄完的活计。

这个故事让人联想起《水浒传》里的孙二娘开店,把顾客麻翻做成人肉包子。板桥三娘子还算是比孙二娘仁慈一点,没有要人命,而是把人命变成了驴命,成为她的财产。

三娘子是何方神圣?肯定不是神仙,仁慈的神仙是不害人的。所以,她非鬼即怪,鬼怪鬼怪,都是一路的。

也许,在三娘子看来,她玩的其实就是一个游戏,无论是短时间种粮做饼的把戏,还是用饼把旅客变成驴,她的动机不过是娱乐娱乐。

当看到满街拉车的驴子都是人变的,她肯定得到了游戏的快感,并一发不可收拾。

人变成驴子,残忍了些。但是,按《逸史》里一个病鹤的说法,在洛阳街上用它的眼睫毛对着人们看,发现众人的前世无非都是驴马犬彘而已。

会法术的鬼怪充满了游戏精神,他们的生活也不见得比人枯燥,也许比整天忙忙碌碌营营苟苟的人还要轻松得多呢。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