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是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吗|真问真答

2022-08-11 10:13:01

中文世界流行的清朝击败明朝和李自成等农民军、进而成功入关是因为看了《三国演义》的说法,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官员兼学者黄道周编纂的《博物典汇》一书。


在《博物典汇》中,黄道周曾记载「奴酋稍长,读书识字,好看《三国》《水浒》二传,自谓有谋略」。


作为一部力求包罗万象的百科类著作,《博物典汇》中记载了明末中原王朝对东北的建州女真及其后金帝国所能了解到的一切信息和传闻。


此外,由于《博物典汇》最早编纂于明朝崇祯年间,其中自然将建州女真与后金国贬称为「建夷」,并将后金的建立者和领袖努尔哈赤贬称为「奴酋」。


不过,作为出身于福建漳州的明朝士大夫,黄道周大部分时间中一直在南方活动,从未踏足过当时由后金控制的今天中国东北,更没有接触过后来改族名为「满洲」的建州女真。《博物典汇》里关于女真族的记载可以说完全是黄道周辗转获得的二手甚至多手资料。


而就在黄道周说努尔哈赤「好看《三国》《水浒》二传」的那一段记叙中,也同时还有诸如努尔哈赤四岁丧父并曾被明朝大将李成梁收养等与其他历史资料明显不同的民间传闻。


《博物典汇》相关段落书影。黄道周在书中还说「奴酋」(努尔哈赤)能「读书识字」,然而事实上努尔哈赤几乎完全不通汉语汉字。


事实上,据清代史书记载和现代学者研究,努尔哈赤的汉语水平非常有限,在与懂汉语的俘虏交流时需要完全依靠翻译才能听懂对方说的话。


至于建州女真的第二代领袖皇太极,其汉语水平同样堪忧,史载皇太极并不能理解他手下汉族大臣所说的汉语。在大臣不通满语的情况下,也只能依靠「通事」(翻译)才能跟他们顺利交流。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位君主的口语和听力水平尚且如此,其阅读汉字和汉语书面语的能力可以说应当更低。


更何况,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通篇夹杂着文言或浅近文言,实在无法想象以这二位大汗的汉语水平能够读懂这样一部书。


毕竟直到时代更晚的入关后,顺治皇帝都还依旧不太看得懂汉文书籍,需要有专门的翻译人员日以继夜地替他把汉文书翻译成满文。


顺治帝


作为领袖且曾长期与汉人打交道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三代君主,其汉语水平尚且如此之低,他们手下的那些女真族骁兵悍将的汉语水平也就可想而知。


指望这些基本不通汉语更不识汉字的女真将领读《三国演义》并从里面学习到兵法战略进而活学活用打败敌人,实在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既然女真君臣读不懂汉文版《三国演义》,他们就不能读满文版的翻译了吗?


很可惜,满文翻译的《三国演义》,至少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时代都还不存在。甚至一直要到清朝入关、基本平定中原后,满文翻译的全本《三国演义》才真正得以印行并传播。


虽然努尔哈赤起兵在建国的初期,,不过这时满文依旧不够成熟,甚至存在着诸如不能区分具体发音和词汇的重大缺陷。


法语《百科全书》(1751-1772 年间出版)中的满文字母表


这时的早期「老满文」的主要用途也主要限于文书交流或政令传达等方面,无论是满文书籍还是翻译著作都很少。


直到数十年后的天聪六年(公元 1632 年),皇太极才命令精通满、蒙、汉语的达海改良满文并翻译诸如《刑部会典》《素书》《三略》等中原汉文书籍。


在达海的翻译书目中,首次出现了名为《三国志》的书籍,与他同时正在翻译中的《通鉴》《六韬》《孟子》《大乘经》等并列。


不过,据英国汉学家兼语言学家魏安(Andrew Christopher West)的研究考证,达海翻译的是《三国志》应该是陈寿所著、名列「二十四史」的那部正史,而非小说《三国演义》。


英国语言学家魏安(Andrew Christopher West)


在用「老满文」书写的、未经后世加工润色过的原始资料《满文老档》中,达海负责翻译的这部《三国志》的书名就按汉语音译为 San Guwe Jy 而非满语中常用来称呼《三国演义》的 Ilan Gurun i Bithe(汉语直译「三个国家的书」)。


此外,达海英年早逝,根本没有来得及翻译完《三国志》等书,在清朝入关前,更没有其他翻译《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的记载。


直到入关后的顺治七年(1650 年),才又有了摄政王多尔衮命令翻译《三国演义》以及全书翻译完成的记载。而这部满文《三国演义》,却一直没有发行,直到十年后的顺治十七年(1660 年)才完成刊刻印刷,并正式颁赐给满洲王公大臣。


顺治年间翻译完成的满文本《三国演义》书影


不过,1650 年,,。到了 1660 年,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朱由榔早已被打得逃亡缅甸,郑成功已经在北伐失败后退守台湾,明朝在中原大陆的残余势力基本被彻底消灭。


在这时,大部分满族清军将领可能才刚刚看到翻译完成的满文《三国演义》,而在这时,他们用不用《三国演义》指导作战,也已经完全不那么重要了。


,在与南明和农民军作战的过程中,更多依赖的是汉人明军降将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等人。这些人要么是如吴三桂一般出身军人世家、精通兵书战策,要么就是自幼从军、目不识丁,都不需要或者不能从《三国演义》里学战略。


与此同时,将汉文典籍翻译为满文的达海,早已完成了《素书》《三略》等中国古典「兵书」的翻译,他未完成的《六韬》也在不久后由他人接续翻译完成。


可以说,早在清军入关前,满族将领们可以参考的就既有《素书》《三略》这样偏重理论的谋略书籍,又有《六韬》这样在战略、战法甚至具体操作上都十分细致入微的兵学经典,完全不需要从《三国演义》里吸收什么兵法计谋。


就连后金人自己都说:「如要聪明智识、选练战功的机权,则有《三略》《六韬》《孙》(即《孙子兵法》)《吴》(即《吴子》)《素书》等书。」而当时流行于中原的种种演义小说则「皆系虚妄」,最好不要读,更不该当做指导战争的参考书。


满汉合璧版《孙子兵法》书影


至于清朝入关是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学习了其中的谋略才成功入关的具体说法,今天所能看到的记载,全都是清末甚至民国初年的文人笔记或掌故书籍。


这些书籍的作者多为汉人,不但年代距离久远,更不通满文也接触不到清朝实录、档案等材料,其说法基本上是因袭前人、道听途说,甚至是出于自己的臆测,或者含有民族偏见。


因此,这种说法不但没有具体的文献资料佐证,更与文献中清初的真实情况相违背。


本文参考:

・Andrew Christopher West, The Textual History of Sanguo Yanyi : The Manchu Translation

・秀云,《〈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研究》,2013



▼ 点击阅读原文,向大象公会提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