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宪:还原历史,评说功过--论吴志达长篇小说《边塞狼烟》的得与失

2022-08-21 12:16:49

公告:

1.《张家口记忆》赠阅

      凡是累计向《大好河山原创阅读》《大好河山云阅读》《张家口记忆》《中外网络文学》《张家口视点》公众号赞赏30元以上读者,均可联系编辑刘西蒙微信:17080031580留下地址与电话,免费快递。

2.《张家口记忆》出版与征订

日前,由《大好河山原创阅读》和《张家口记忆》公众号共同发起策划、我市图书出版人马志宏主编的《张家口记忆》已通过出版社终审,本月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争创全国、全省文明城市的背景下,《张家口记忆》的出版必将成为了解冬奥城市张家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张家口记忆 / 马志宏主编. -- 北京 : 现代出版社,2017.4    ISBN 978-7-5143-5934-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057107号

征订方式

1.本书定价:38.00元,有需要的读者可直接到桥东新华书店2楼购买。

2.市内读者优惠7折发红包26.60元至编辑微信18531379918,外地读者加5元快递费,凡本书作者购书可以按18元,免费邮寄,请留下地址与电话。


读一部小说,一是要有心情,二是要有时间,三是要有故事。而这以外对我这样的一个所谓的小文人来说,还要看表述的方式是否到位,是否打动人,是否是一个好的故事。特别是可以占用你长时间的看一个故事是否有得有失。


近年来,眼睛因为年纪也花了,看书时间长些,就有些糢糊,戴老花镜也只能少看。时间上又很紧,除了正常的工作,偶尔还要写一些小小“豆腐块”,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这样下来品赏大部头的作品机会就更少了,不如年轻时那样有精力,可以不睡觉,可以少睡觉,可以走着站着读书,可以一部部中外大部头名著系统看下去,记录写作方式、故事描述、情节处理、人物矛盾的发生与发展,去其中寻找自己的那种理解。现在只是从网上看一些朋友的作品,短小的文章,报刊上杂志发的短小说,短故事,短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想想自己也还生活在文学作品爱好的圈子里就不错了。


听朋友说吴志达先生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边塞狼烟》,并且出版发行。自己想看一看,终没有机会得到这部小说,只能放下。


近去市新华书店,见有《边塞狼烟》,自己想这该是朋友说的那部作品了。顺手取过翻看,才发现这书却是朋友所说的那部书。书分上下两册,全书65万字,也算是近年人人都在争上游,争经济,争名利,争短拼快的一种不可多得的书,算作大块头。我也就不加考虑的花了76元钱,购了这部上下两册的书带回家。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及时赏读。上个星期五晚上无事,想起这部书,怕忘了故事,或者读一些章节再放下就不能读下去,就将书放于床边,从星期五一直读到这个星期五,整整一个星期,每天读近四个多小时,但这时间多是晚上别人睡觉时把这部书读完了。读完了这部书我就想,在当今的时代,这样大部头的书,有几个人能细心的读完呢?有几个人去了解作者的那种创作中的艰苦呢?也需有,但也需就是作者本人,或者我算一个最完整的读者了。因为作者从中寻到了自己的人生观,我也看到了作者的意图。这是两个乐也。


读了这部作品,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写了本土,本乡曾经发生过的一段历史。特别是独石口那里曾是我读初中高中的地方。因为熟悉那个地方和那个地方左右的区域,所以那个地方对我一种特殊的感情。这也许就是让我将这部书读下去的原因和动力,也许不是,是故事让我进入角色。


其次,从该书的结构看,直线贯穿的兄弟俩的命运使小说完整的从两个人的个性展开,所谓的一正一邪。一个为自己生存的骨气而拼命的争取,一个为生活而导至辱没了自己骨气和良心而生活。一个在争扎中寻觅幸福的道路,一个在各种耻辱中自以为上。两个同胞,而命运不同,有苦有甜,甜苦间伴随着人性的后天与成长,道德与沦丧。


其三,在表达方式上,作者言为“画小说”,其实不然,在文学中,在小说中,特别纯文学中,我觉得这种尝试是一种败笔。一种剧本的小说,不可取。特别是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了在小说中的写作是小说画派,主张用汉字语言画小说,力求小说画面,根据所描写的故事环境 背景的不同,油画,国画,版画,剪纸,甚至印象派画的表现效果。在小说中我没有看到油画般的那种层次分明的立体厚重感的地方,甚至连油画的基本功素描的底稿样也没有发现。也没有看到国画的那种行云流水般沷墨大气大笔大画感,更难见到小品的精致,也没有工笔的那种一丝不苛。版画的条线似乎有些地方可以看见,但不明显,倒是见了一些放置有时多余的剪影记录,那也许是小说的正常描写。印象派到是可见,因为小说就是在印象中产生的,没有印象的思维,就难产生一部作品。小说家都如此。再者,我想小说就是小说,一种自己寻求出的格式也许值得现代一些闪族年轻人可接受,但在文学史上,或者文学的路上,文人的思想上都难以接受。因为一种剧本脚本式的小说不可取。小说与剧本的区别就在于描写与直观。小说可以让读者去文字中游戏,而剧本是让读者去享画面感受。这两种结局试出了这种尝试的不可取性。我最早看过一部剧本小说叫《英雄》,那时正直《英雄》电影放映之时,一个大导演的作品上市前的炒作,让剧本作者为了另一种经济或者名气的概念取得,忙将剧本改成小说同时与电影发行。炒作后,当时卖了个价钱,但过后没有了结果,没有了后戏,连一个评论也没有,没有人肯定其价值,没有人与电影《英雄》在一起谈论,那是一种败笔。充其量就是一个电影的解释词。《边塞狼烟》的故事很好,很大气,很接地气,也很本土化,史诗化,但这样的描述就显得作者对作品的不伦不类了。所谓的画小说也就不能称为小说了。少了小说所为的意义内涵成为了解说词。


其四、有了作者画小说的前提,语言上就显得直观表白,显得空洞,显出作者不是画小说,而是文学功底不深,不能用文字表现故事,使作品中本应更好表诉的部分表现得不到位,虚而不实的场景文字,感情,事件出现了,内心少了矛盾,人物苍白,只留下了对话,而不是小说让人去想其中的问题。由于对话的直观,有多少次千篇一律的人物同样语言出现,失去了个性,使人物自己站立不稳。


其五,小说在一些历史事件中虚实互套,本来要用历史真实反应历史过程,可是在这部小说,有些是不可取的。即然是小说,就不该把真人真事写成虚构。特别是平北根据地些事件,地点,人物,用真名更好,还原于历史,只会给小说增加功力,而不会减少小说的营养。因为平北抗日根据地是存在的,平北那些老革命是有真名真姓的,那些真实的岗位是不能在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但故事可以虚构,只要对老革命的精神能起到发光作用的展示就是好的。我想即然其中有真事件,真人,真景,何不让其更真的去进入故事,去体会故事中的那种英雄灵魂。那样更能突出小说的真实性,也能体现小说的史诗性的特点。


其六,即然写《边塞狼烟》,其中关于冯玉祥,等人物与事件的描写多了,而不是少了。那种事件只是为了衬托一下小说中的主人公,没有必要那样详尽,提示一下,展示一下过程就可,起到对小说主人公命运的走进方式和历史进程就可以了,其中大量的事件描写增加,减少了主人公的戏份,多了题外人物的主题,快有些离题了。在小说中可以一扫而过,却没有过去。再者,那些大事件,只要的是铺垫,如果要突出写那些故事,大戏份,真事件,真人物,真情节而放在此小说中的地位不当,与小说的名字和内容有了更多的不实,成了强加的一种多余,减少了原有小说的份量,多就不如少,少就不如不去写,而只去写边塞,写边塞那种狼烟的过程,那种人物的几十年的命运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会比这样不伦不类好得多。所以这是一种败笔,假如要放进这部作品,或者把主人公扩大化,把地域扩大化,把所谓的事件放进了整体的中会更好。要是把那些事件放在这部小说中,不如再写一部作品,以那些事件的顺序写一部发生在张垣的大地的故事小说更好。


其七,在这部小说中人物描写是关健的因素,是小说好坏的标准。两个主人公的命运还算完整,但细节上有时更显得苍白,其中不泛有写得好的几个人物,一个是林老上,对于这个人物,这在这部小说中写得是比校突出而成功的一个,他的存在,使小说提升了一个标高,使故事更好看,使事件更有一种还原历史真实性。一个是秀才,那个人物的为了小说铺垫出火花,铺垫出精神,更多的是让人看到一种正义,看到小说要歌颂的是怎样的一种主题。还有秀儿那种爱与恨的表达形象更接近真实。特别是其中的小人物在小的面前,显得更自我,更有一种时代的个性在时代的空间里出现的那种所谓的正常行为。这也是我认为小说成功的一个理由,由小出大,而不是由大出小,小人物让大事件成功了,而大事件,大人物没有给小说填彩,而是减分了。


纵读一部六十五万字的小说,一部由张家口人写的张家口地域的故事,确实不易,而且其中的在本乡,本土,历史事件中的那一个诸多发生的事件中选取的一个以大烟为主题的事件更是不易,这部书值得肯定,是我们读书人,写书人的骄傲。愿吴志达先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分享给读者。


《张家口记忆》出版受读者青睐

文/刘西蒙

一本反映冬奥城市张家口历史文化的通俗读本出版后引发大家争相求阅,出现一书难求的现象,这就是由我市图书策划人马志宏主编的《张家口记忆》。

《张家口记忆》设有“大好河山、乡情乡音、人物春秋、情系山水、故事传说”等5个板块,所述事实多属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涵盖面广的综合性、翔实可靠的资料性和具体生动的可读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历史记载的不足或匡正其他史料记载的谬误,并且既是历史研究的素材,也是档案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有益补充。

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祥瑞认为:《张家口记忆》作为历史文化的通俗读本,一改以往历史专著宏观叙述的特点从微观的事件与具体人物挖掘历史的记忆,而且首次使用了以文学形式解读历史文化的方式,在可读性和趣味性上做文章,《张家口记忆》讲张家口历史,述张家口故事,传张家口精神,值得每一个热爱张家口的人细细品读。

诗人徐正成则认为:大多数人对历史的了解常是建立在一些传说或零散的文字之上。作为张家口人或想了解张家口的人,如何知道一个真实的张家口?《张家口记忆》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历史古城较为全面和本来的样子。我更喜欢事物本来的面貌和事实的真相,真正的完美,总是坦埋藏于历史的残缺之中,而这些记忆来自民间,来自文学和文史工作者和爱好者。 给我们以史实和文学的享受。

据悉《张家口记忆》出版后,张家口手机台、张家口广播电台、张家口广播电视报、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搜狐、腾讯、长城网、中国网等媒体报道了该书出版与新书首发式,在该书编撰过程中也得到市人大、市政协老领导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察哈尔文化研究会、市图书馆等相关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期待张家口记忆团队编辑的第二本文化大餐《大好河山  魅力冬奥》早日问世。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