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四)简述道教斋醮科仪法事与内修的“内炼外用”的关系

2022-07-09 08:03:23

道教

知識

國際道學研討會


講座論文

正一天師清微派

簡述道教齋醮科儀法事

與內修的“內煉外用”的關係


 韓 冬 

「易真道堂」堂主、主坛法師


道號:奉天道人

正一派授箓高功法師


簡述道教齋醮科儀法事與內修的“內煉外用”的關係

一、道教及道士簡述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

  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的基礎上,以黃、老等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先秦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時期出現大量道教組織,比較著名的有太平道、天師道等等。

  祖天師張道陵在東漢末年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道教為多神崇拜,主要分先天尊神及後天仙真。尊奉的神仙要麼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的體現,要麼是中國歷朝歷代的高道、聖賢、大德之士。

  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根據2010年零點公司所做的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大約1.73億人自稱信奉道教,其中大約1200萬人是明確的道教徒;還有大約2億多人信奉祖宗神靈,大約1.41億人信奉道教財神,大約2億人信奉海神;大約1.45億人相信風水堪輿,大約3.62億人相信命理相學。根據2011年南嶽國際道教論壇上的介紹,大陸正規的全真住觀道士有近3萬多人,散居道士約6萬多人,登記備案的道教活動場所3萬多座,其中道教宮觀約9000座,還有數不勝數、難以計數的民間信仰祠廟。根據史載,黃帝曾問道廣成子學仙,道教所用的道曆,就是從黃帝紀年開始的。

二、道教的齋醮科儀法事

  “齋醮科儀”是指齋醮活動所依據的法規,所有的道教宮觀裡每逢朔月望日、重要的宗教節日、以及各派的祖師聖誕時,都要舉行祝壽、慶賀等典禮,這些常行的儀規都屬於齋醮科儀。

        齋醮祈禱,古即有之。早在東漢以前,就有“齋戒”、“醮”、“壇”等的說法,這在《禮記》、《易經》、《高唐賦》、《史記》等書文中均有記載,說明道教齋醮科儀源於中國古代的祈禱儀式。齋法與醮法原來是不一樣的,後來才相互融合,到西元7世紀以後,“齋醮”逐漸合稱,流傳至今,成為道教科儀的代名詞。

﹁1﹂




  原意指齋和淨,後為齋戒、潔淨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須沐浴更衣、不食葷酒、不居內寢,以示祭者莊誠。道教收此禮,祈禳之初,素食清心,沐浴潔身,謂之“修齋”。初為“積德解愆”,再則“和神保壽”,後為“專道”、“樂道”、“合道”,即為“修道”,此為修齋的最高境界。因此,道教重視修齋,並制定了一整套齋法。按照它的規模和作可以分為:


  1. 內齋(極道):包括心齋、坐忘、存思等等(見《洞神經》)。


  2. 外齋(濟度):包括三籙七品,三籙指金籙齋、玉籙齋、黃籙齋;七品指三皇齋、自然齋、上清齋、指教齋、塗炭齋、明真齋、三元齋(見《洞玄靈寶玄門大義》)。

  各種齋法有著不同的意義,如金籙齋“上消天災,保鎮帝王”,玉籙齋“救度人民,請福謝過”,黃籙齋“下拔地獄九幽之苦”等等。

  現全真派道士,仍保持食素。正一派道觀在初一、十五或其它宗教節日,均要素食等等,都是在持齋以奉道。

﹁2﹂




  原意是祭祀,為古代禮儀。《說文》曰:其一為冠娶,二為祭祀。道教繼承並發展了醮的祭祀一面,借此法以與神靈相交感。“醮”,亦有“醮法”。所謂“醮法”,指齋醮法事的程式、禮儀等規矩。一般有陽事與陰事之分,也就是有“清醮”與“幽醮”之分。

清  醮


       祈福謝恩,祛病延壽,祝國迎祥,祈晴禱雨,解厄禳災,祝壽慶賀等,屬於太平醮之類的法事。

幽  醮


      攝召亡魂,沐浴渡橋,破獄破湖,煉度施食等,屬於濟幽度亡之類的法事。

﹁3﹂




   科,可解做動作。《說文》中,“科”有程、條、本、品等義。“程”,有法則義。荀卿曰:“程者物之准也”。《玉律》中,“科”亦作程解,故科即程式。俗話說“照本宣科”,即是本著一定程式敷演如儀。

﹁4﹂




  儀,為典章制度的禮節程式、法式、禮式、儀式等,如常說的“行禮如儀”。道教徒做道場法事的規矩程式,依不同法事確定不同形式,按一定法事形式準則做道場叫“依科闡事”。

  經過幾千年的傳承與演化,現今道教的齋醮科儀法事,從形式上分為“經科”及“法科”。

經科

        以誦經、拜懺為主,參與人數較多,時間較長,大、中型宮觀常為之。參與人員主要有:高功,位居各執事之首;監齋,地位僅次於高功,是高功的副手;都講,與高功、監齋合稱為“三法師”,主管唱頌導引,也是高功的副手。這三種職位,在齋醮科儀中都有明確職能,共同發揮對科儀的主導作用。另外還有其它執事,包括:侍經、侍香、侍燈、煉師、攝科、正儀、監壇、清道、知爐、詞懺、表白等。隨壇經師較多,條件較好的大型宮觀還有樂師。

  與此同時,醮壇上的設置和用品也較多,主要有:供器,如香爐、燭臺、花瓶等;供養,如香、花、燈、水、果等;法器,包括兩類,一類為仰啟神仙、朝觀祖師以及為了驅惡鎮邪的器物(如朝簡、如意、玉冊、玉印、令牌、法劍、令旗、天蓬尺、拷鬼杖、法索、角吹、令箭、鎮壇木等),一類為各種打擊樂器(如鐃、鐺、鑔、鈴、鼓、螺、磬、鈸、木魚等);以及幡幢、手爐等。

法科

       以做法為主,參與人數較少,時間較短,小型宮觀及民間火居(散居)道士常為之。參與人員主要有:高功、侍香等。隨壇經師較少,一般沒有樂師,而由經師行打擊樂器。

三、道教的內煉



  道教的內煉,廣義上講,泛指所有道教的內修、內煉之術;狹義上講,現在普遍認為是“三元丹法”中“人元丹法”一類裡的“金丹法”。

  陸西星《玄膚論》云:“丹有三元,皆可了命。三元者,天元、地元、人元之謂也。天元謂之神丹。神丹者,上水下火,煉於神室之中,無質生質,九轉數足,而成白雪,三年加煉,化為神符,得而餌之,飄然輕舉,乃藥化功靈聖神之奇事也。其道則軒轅之《龍虎》、旌陽之《石函》,言之備矣。地元謂之靈丹。靈丹者,點化金石而成至寶,其丹乃銀、鉛、砂、汞有形之物,但可濟世而不可以輕身,九轉數足,用其藥之至靈妙者鑄為神室,而以上接乎天元,乃修道之舟航、學人之資斧也。”“人元謂之大丹。大丹者,創鼎於外,煉藥於內,取坎填離,盜機逆用之謂也。古者高仙上聖,莫不由之。故了命之學,其切近而精實者,莫要於人元”。

  按其說法,天元丹法,是為神丹,為天地造化之至寶,人服之,可成仙。地元丹法,是為靈丹,所謂“靈丹妙藥”者,取世間化學品入得爐鼎,經特殊方法燒煉,以得濟世之藥,雖不可“輕身”,但可益壽延年。而人元丹法,是為“大丹”,即“金丹”也,以人身為爐鼎、以氣為文、武火,坎離互用、龍虎,經“百日築基”、“十月化丹”到“丹破嬰生”、“千日養嬰”,最後陽神初成。

  根據上述,實際“天元丹法”及“地元丹法”是為外丹術,而“人元丹法”是為內丹術。現因道教流傳派系不同,而修煉方法亦不同。因此,對於“三元丹法”也是各執一詞。各派法門不盡相同,皆有成就者。因此,我們今天不贅述所有法門,只探討小道之見解。

  在諸多法門中,小道比較傾向於“階梯說”。即:入門先修“人元丹法”,待“人元丹法”有成後,輔以“地元丹法”之丹藥提升修為,以助突破瓶頸。待“地元丹法”修行有成後,行“天元丹法”,以天地為爐鼎,日月為文、武火,化陰陽之玄機,奪天地之造化,終得大成。此亦與“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暗合。

  而目前除了“金丹法”、“中黃直透”較為主流外,尚有另外一種內煉之術,古而有之。就是“雷法”內煉了。

  “雷法”,現今很多人認為是一種法術門類。實則,它在“外用”上是一種法術門類、一種方法,在“內煉”上就是一種修行法門的概念了。如果“金丹法”屬於人體前後循環修煉(任督二脈)系統、“中黃直透”屬於人體上下循環修煉(中黃上下)系統的話,雷法內煉就屬於人體三維修煉系統了。

  鑒於本文意在闡述“道教齋醮科儀法事與內修的關係”,因此,有關雷法內煉日後小道再擇文而述。

  內煉之法,入門功夫,無外乎服氣、導引、吐納、行持、存思、觀想、存神等方法。那麼這與道教的齋醮科儀法事有什麼關係呢?這裡,要先提及一下有關道教齋醮科儀法事中的“明四寶”與“暗四寶”。

四、道教齋醮科儀法事中的

“明四寶”與“暗四寶”

  道教法器眾多,而道教齋醮科儀法事中常用之法器,以令、印、劍、旗居多,即所謂“明四寶”。

        即令牌。《道書援神契》有“令牌”項稱,《周禮》,牙璋以起軍旅。漢銅虎符上圓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狀。背文作一坐虎,形銘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近召將用令牌,此法也。《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中有五雷號令牌的圖文。其圖之正面雕有龍蟠劍身,背面有雷令符文云:右令牌,取雷擊棗木造成,長五寸五分,闊二寸四分,厚五分。選擇吉日,依式造之,四側周圍刊二十八宿名,以錦囊盛之。法師在科儀行法時,於法壇上敲擊令牌,依恃祖師名號,發令、召神、遣將,或降臨法壇,或護送亡魂,或驅邪鎮魔。

  自古以來,“令牌”屬於機密之一,一向很少公開的,有“令牌”的必是受籙法師。而“令牌”又分等級,要看屬那一天宮、那一派的令牌,這其中的差異較大。

  全面記載道教令牌的是《道法會元》,該書卷五七有“論令牌”一節,是講授使用令牌的原因,怎樣製造令牌、祭令牌的方法。,申發表章,祈晴請雨,止風禱雪,驅役神鬼,掃除妖氣,行符治病,差使符吏,若不申明號令,則將帥不行,吏兵不肅。,若不師受法令,何以驅使鬼神、祈晴禱雪。上則誤太上之法,下則誤生靈之望。”

,令牌是不可或缺之法器。此處所說的令牌實際就是雷法中施用的五雷令牌。該文述及製造令牌方法,云:“凡欲造令牌,先選吉日,齋沐身心,奏聞上帝,申牒雷霆所屬去處訖。用棗木,或石榴木,或柏木,餘木不可用,長三寸,闊二寸九分,上圓像天,下方像地。於甲乙日採木,庚辛日造,壬癸日黑書、丙丁日朱書上面五雷號令四字,逢丁日命工齋戒開之,用皂紗袋之。”

  在《道法會元》卷五七《論令牌》之後,還記載有《行持下令》、《開道咒》,是講使用令牌的程式和咒語。其云:

  先存自身為五雷使,次呼青龍孟章居吾左,白虎監兵居吾右,朱雀靈光居吾前,玄武執明居吾後,存四神各執火輪,隨方服色,降立左右前後,默咒曰∶摧山倒嶽,覆地翻天。萬神齊諾,呼聖集仙。敢有妖魔奉命不虔,滅以黃鉞,斬以钁天。令持在手,永鎮吾權。急急如上帝律令敕(隨敕字下令一聲)。

  次念戒神令云:諮爾神眾,歸聽予誓,粵自中古,皇天照鑒於我下土,魑魅魍魎,敢有肆威以亂常曲,書不掩跡,流滿川源,妄生疫癘,妖孽病民。上清震悼,啟佑下民,假我真人,肇播道法,夷厥妖氛,乃人乃物,乃蕃乃息,惟予鮮德,厥法是岸。凡予所告,不敢以私,惟恐違天之命。凡予所指,不敢以私,惟恐致天之罰。秪畏明威,實始自予,矧爾有眾,咸雷霆選中之神,被敕佐予,疇敢荒怠。惟爾堅忠正直,耀厥威靈,乃敷摧山嶽,乃變布風雲,仗法以行,乃無前旁疇,或援戈以抗,遇敵勉哉以行,上聽命令,爾毋妄行,毋苟止,毋私忿,毋侵擾,毋遵邪志,毋泄陰機,毋敢不肅爾躬,毋敢不善爾器,僅是其爾躬有戮。嗚呼,豈不勉哉!爾眾用命則功不爾蔽,不用命則罪不汝赦,故誥以陳,汝宜聽之毋怠。

  要知“令牌”之應用,極是莊嚴,正是:面天罡,取正炁,握斗訣,上瑤台。香焚才熱於爐中,瑞氣高飄在象外,揮起百煉七星劍,灑銀河萬派之泉,,行天條禁戒之律,密運則山川鼎沸,呼吸則雷霆炎上。法言鬼懼神欽,令下則兵隨印轉。

  如上所言敕制令牌從選料到雕刻祭煉均有縝密的程式明師指導方能完成,是故道士奏領法職,師長必授法物,亦系道教法統上之固有制度。”

       即法印,又稱“神印”、“印篆”,是象徵天界、神仙權威的印章。法用印猶人間刑政施行必用官印,《靈寶玉鑒》卷一“法者之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猶德禮之有政刑以導之齊之也。故章表奏申關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則各有師傳者,欲天地神祇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洞玄經》”法印照處,魅邪滅亡”。故神印不僅代表仙界職司的威權,也是各道派傳授有緒的信物。

  早期道教已經使用印鑒,作為道派傳承的信物。祖天師在巴蜀區分其為二十四治,用印為‘陽平治都功印’,其功能相當於衙門官印。”這應該是道教法印的比較早的用處。《靈寶玉鑒》卷一,也講到“為法所以輔正、除邪、濟生、度死也,此又已得道宗師不得已而為之也。法之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猶德禮之有政刑,以道之齊之也。故章表、奏申、關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是以“印”與“信”聯繫在一起,就成為“印信”。

  而在科儀中,幾乎每個環節,法印都是必不可少的。,須得上天玉璽章文,方能洞達杳冥。若以凡世之文不遇真師所傳,則枉用真心,終無所成”。原因在於“道教印篆本身帶有一定法力,章表不用印則如同白紙”。

  《上清玉樞五雷真文》“論印”,“三印之寶,非人世所得聞見,其靈異神奇難以比類也,凡書符法並可用之。北斗正法五雷玉樞真文,有雷中五符天篆寶印,始自九天丈人,受五嶽真君佩負靈文。吾受汪君法印,木為之。原其嶽神佩者,金為之。天樞相斗辰柄中吏官云:玉為之。受得者能祛邪、斬龍、誅妖、滅怪、起雷霆雨雹,治百病癆疾危困之疾,可照江河潭源鬼神,石穴洞穀出百怪見形,降魔伏毒獸。一曰紫光丹天之文,二曰雷光火文之書,三曰玉神洞靈之篆”。這裡把法印的幾種用處做了說明,第一種可以看作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第二種用來召使神鬼;第三種則是驅邪避魔。這裡所例舉的法印之功用,是法印比較重要的用處。

  另外,《靈寶淨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之“九老帝君神印總論”,如“道”、“一”、“精”、“炁”、“神”等與法印聯繫在一起,如此不僅賦予法印以神聖性、超越性,還使得法印更具有根本的意義或者更能表現根本的意義。“九老帝君神印總論”最後說: 印者,可易曉也,上士以印為道,道托印以行之,而印者如燧珠之艾主耳。 法印乃是道的體現,用印即是行道,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可以確保法印在行法過程中真正發揮效用。

  法印,作為“行道”重要工具之一,在製造過程中自然有很多講究。製造法印比較重視這樣幾條:一是法印材質的選擇;其次是法印尺寸的確定。在不同的法印製造過程中,可能還有具體講究,但是以上所說的兩點是不可或缺的。

  法印在使用過程中要十分注意,《上清玉樞五雷真文》之“都天大雷火印”,講到“夫治天下山川仙官、鬼神,分野城隍廟社吏兵,皆可差使,能伏兇惡鬼神,行法之士不得此印,鬼神無以役使,神壇廟社龍蜃,並用此印起之,不可與他印雜用”。在法印使用禁忌中,不與他印雜用當是基本的要求。道教法印名目繁多,作用也各不一樣,且又加師承不同,法印不可考者也有很多,即使是博學高功也未必盡知。是以在這種情況下,對法印的使用作一定的限制,不僅保證了法印效用的發揮,更主要的是避免冒犯或褻瀆了神靈。

       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鹹崇。道人皆好,雲遊可防身,起壇可蕩穢招將。

  《道藏》玄圃山靈秘籙云:陝州鐵九斤,取赤土作爐,黃土作韜範。猛火熔鐵作汁,面南方上佐天關。念二十四將真言,書符二十四道,朱砂酒團作一丸開爐投鐵汁內……一大缸盛湧泉,以劍投缸中水響作雷聲,其雲鳴吟為妙……。

  寥寥數百字道盡法劍鍛造工序之繁瑣嚴謹,足見道門先輩們對法劍的喜愛程度。

  道經有載道士所佩法劍,依籙職及所行科事不同依法佩劍。五代孫夷中《三洞修道儀》載:正一盟威籙道士佩帶斬邪威神劍,洞神部道士佩陰陽斬魔劍,高玄部道士佩金剛洞神劍,中盟洞玄部道士帶陽光洞神劍,三洞部道士佩銷魔劍,大洞部道士帶景精劍,居山道士佩伏神劍,洞淵道士帶洞光劍,北帝太玄道士帶斬鬼劍,中盟女官(女道士)佩陽光劍,三洞女官帶九真劍。"冠裳劍珮品",也記載了道教法師的佩劍及尺寸:"正一法師佩斬邪之劍,長二尺四寸;紫虛法師佩紫虛陽光之劍,長二尺八寸;洞神法師佩太一三元之劍,長三尺;洞玄法師佩八景揮靈之劍,長三 尺六寸;洞真法師、大洞法師皆佩震靈之劍。"

  佩劍儀制經千年道門興衰蒙元禁武,清禁武早已演滅於世,唯浩如煙海的道《道藏》之中尚存記憶。

  法師齋醮行科時,符、咒、訣、罡、諱、氣,均以法劍配用。法師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憑三尺法劍。醮壇上高功之法劍,具有斬妖驅邪的無比神力。《靈寶玉鑒》卷十二敕壇之法,先在醮壇東南地戶上安水劍。道教以地戶為天地之氣初生,凡物之類出入之處,這就是所謂"水曰五行之首,有穢皆除;劍為百煉之剛,無妖不斬"。,法師以劍橫水盂上取氣,曰:"臣某奉宣上帝,敕吾之劍:足濟水火,體法乾坤,堅鋼勵百煉之鋒,雪刃涵七星之象。指天而妖星殞晦,召雷而紫電飛騰。吾今仗握叱妖氛,三界鬼神皆指攝,一揮萬裡總澄清,地境邪精俱絕滅。故而古法壇常見“仗劍登壇誠通三界,步罡踏斗表奏諸天”的楹聯。

  道門受劍儀制,師傳劍于弟子,弟子應跪接劍,以彰法脈傳承。,師告誡弟子曰:"原夫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憑三尺之神鋒,以制神魔之非道。光騰七曜,威攝萬靈,凡有指呼,無不回應,吾今付汝,切宜珍藏。"明周思得《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十九《靈寶傳度儀》,也記載了傳法劍的儀格。法師執劍對弟子說:"光射斗牛,法象雌雄,神靈景震,枝派分宗。旁輝九醜,肅清提封,上盤雲漢,嚴攝罡風。導人變化,倏忽西東,律戒妄用,號曰'神鋒',以今授子,子其領之。"法師在訓誡後,授劍于弟子。以法劍交接證盟于天地,弟子法劍應用之有道,法劍可用於防身,也可用於斬邪,違此妄用則不可。《靈寶淨明院行遣式》的咒劍就說:"神劍非鐵,化氣於身,取彼日月,煉以丙丁。三年劍成,斬邪戮人,不殺無罪,不伐忠臣。有違此而妄用者,如師此盟。"

       即令旗。在中國古代的軍隊中,普遍使用小旗作為傳達命令時的標誌,稱為令旗。通常,旗杆頭為鐵制尖頭,旗為綢布制,上寫有一個“令”字。《清文獻通考》的《兵十六》卷中記載,大將軍、將軍、督撫等高級軍官,使用三角形令旗;駐防將軍、都統、副都統用方形令旗。

  在中國道教中,令旗是道士們在進行法事活動時的重要法器。道士作道場的祭壇上,常陳設有令旗、令牌和法劍、天蓬尺、拷鬼棒等法器。其中的令旗就表示道士擁有了指揮 “天兵天將”,發號施令的權威。

  道教用的令旗,一般為三角形,旗面黃色,周圍鑲以齒狀紅邊或白邊,上有一條黃色紅邊的飄帶。旗上書有“敕召萬神”四字,也有書寫一個“令”字的。令旗在道教文化中,有著極重要的地位,通常被視作道士具有“昊天上帝”授權的象徵,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神力”。例如,在中國古代著名的神怪小說《封神演義》第60回中,為了反擊“番天印”,薑子牙不得不四處借來了三面不同的令旗,再加上自己手中的杏黃旗方才成功:“燃燈曰:“事好了,如今正南用離地焰光旗(從老子處借來),東方用青蓮寶色旗(從准提道人處借來),,西方用素色雲界旗(從西王母處借來,又名“聚仙旗”),單讓北方與殷郊走,方可治之。”這四面旗幟,不妨都看作是道教令旗的一種象徵。

令旗是一種發令工具,同樣也是一種權利的象徵。令旗有東南西北中五方令旗。東方的是青色令旗,南方的是紅色令旗,西方的是白色令旗,北方的是黑色令旗,。

  令旗有敕召萬聖赴壇場的功能,也有驅邪招魂和發兵的功能 。也可用於重大的神靈慶典活動中,迎接諸神的降臨。

   那麼,何為“暗四寶”呢?相對於“明四寶”看得見、摸得到,“暗四寶”一般不為人所見所識,但卻或隱藏、或明示於基本各個齋醮科儀法事中,那便是符、咒、訣、罡。

        即符籙。符籙術起源于巫覡,始見於東漢。《後漢書·方術傳》載:“河南有麹聖卿,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又記:費長房向賣藥翁(被稱為壺公)學道,賣藥翁“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醫療眾病,鞭笞百鬼,及驅使社公”。“後失其符,為眾鬼所殺。”《雲笈七簽》卷七《符字》說:“以道之精氣,布之簡墨,會物之精氣。”某些道士、煉氣士書符時運氣于符上,以之治病,可能產生一定療效。道書謂:“符無正形,以氣而靈。”

  符籙術是道教正一道的主要修習方術。宋元時符籙三宗(所謂“三山符籙”)為龍虎山天師派、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

  道教在長期傳習符籙術的過程中,創造了紛繁的符籙道法,造作了眾多的符書。所創符籙難以數計,符籙樣式千奇百怪。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四類:

  (一)複文。多數由二個以上小字組合而成,少數由多道橫豎曲扭的筆劃組合成形。主要見於《太平經》。

  (二)雲篆。據說是天神顯現的天書,實即模仿天空雲氣變幻形狀或古篆籀體而造作的符籙。主要見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三)靈符、寶符。由更為繁複的圈點線條構成的圖形。

  (四)符圖。由天神形象與符文結為一體的符籙。這類符籙也很多,在古墓葬發掘中,亦曾發現過這類符籙。

  中國古代修道者認為,符、咒、訣、罡作為山、醫、命、相、卜五術的根本,是修道者與上天(靈界)對話的媒介和管道,通過這一管道,可以讓九天神煞為我所用,役神驅鬼以達到祈福禳災、祛病救人的目的。

  道教符籙使用十分廣泛。有用於為人治病者:或丹書符籙於紙,燒化後溶于水中,讓病人飲下;或將符籙緘封,令病人佩帶。有用於驅鬼鎮邪者:或佩帶身上,或貼於寢門上。 有用於救災止害者:或將符籙投河堤潰決處以止水患,或書符召將以解除旱災等。至於道士作齋醮法事,更離不開符籙,或書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將請神,令其殺鬼;或用符關照冥府,煉度亡魂。整個壇場內外,張貼、懸掛各式符籙。

  如某些書符道士有很好的內煉工夫,書符時運氣于符上,以之治病,而產生一定療效。現代氣功已經證明能治某些疾病,這種以符載氣治病的方法,或許對某些病人有效。道書所謂“符無正形,以氣而靈”,正是指此。

  道教中符籙、雷法等與現代氣功外氣作用有相似之處。

    道士在制符的過程中,需要發動自身靈場向符內封注靈氣,用現代的說法就是通過自身的生理電場將墨汁和朱砂磁化,在符上形成一個微小的磁場來誘導天地元氣的業力變化。要發動這種生理電場,需要特殊的遺傳天賦,也就是所謂的靈根。沒有靈根遺傳基因的人,即使學會了方法,也無法發出靈氣。

  紙符裡能夠封存的靈氣有限。要到現場去設壇施法,在現場馬上使用才最有效。人體的生物電場強度有限,無法對符籙上的墨汁和朱砂進行充分的磁化。類似於磁化水製備後的消磁過程,符籙能夠存放的時間很短。

       即咒語。咒語在中國屬於法術的一種,以某種特別的順序或特殊音節念出,以促成某些特殊效果的語句。咒語並非迷信,是人類表達意念的一種語言,傳承於我國幾千年的道家文化,史上曾記載源于一種巫術行為,這也是古已有之的方法之一。《尚書.無逸》中所謂“厥口詛咒”也就是“告神明令加殃咎”之意。早期認為,鬼也有種種禁忌,有種種弱點,害怕人的詛咒便是鬼的弱點之一。

  《詩經.大雅.蕩》有侯作侯祝,“靡屆靡究”,所謂“祝”,就是咒。《左傳.襄公十七年》有“宋國區區而有詛有祝”,所謂有詛有祝是說有專門的詛咒和告祝的巫官。

  道教的祝咒之法就是從這些巫官中發展起來的。《太平經》卷五十說:“天上有神聖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人民得之,謂為‘神咒’。”這是說,咒語是神靈秘密授予人的,包含著神吏的力量,好比是供人鬼聯繫的密碼和暗號。

  咒語是一種被認為對鬼神或自然物有感應或禁令的神秘語言:咒語常和以人體真氣“禁制”鬼神、外物的氣禁術結合在一起,稱為禁咒。有時和符一起出現,稱做符咒。道士在施行咒術時又往往借助某些仲介物,如咒水、咒棗等,這些施過咒術的水、棗也有咒術的效力。道門中對咒術的效力有極高的肯定。《太上正一咒鬼經》說:“吾含天地,咒毒殺鬼方,咒金金自銷,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滅,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縛,咒鬼鬼自殺,咒禱禱自斷,咒癰癰自決,咒毒毒自散,咒詛詛自滅。”道士認為有法力強大的尊神,不斷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語傳授下來,念動咒語即有幾萬乃至幾百萬的天兵天將應召來服役。因此,咒語在道法中越出越多,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咒語在道教中運用廣泛:道法凡結壇有淨壇咒、鎮壇咒;登壇先有衛靈咒;畫符有書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誦經先念開經玄蘊咒;至於召將咒則和道書記載的天將神吏一樣多;殺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應的咒。沒有咒就沒有道教的法術。

  同時,咒語已滲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融化進他們的人格中去。道士淨手、吃飯、沐浴、理髮等都要誦咒。不僅正一派擅於誦咒,全真派授戒也有相應的咒語。

  念咒時常常要求與體內的運氣、在意念中存想相關的神靈形象(存想)統一起來。認為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內氣作用於物件,使之受到控制,或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方法稱為禁咒,又稱氣禁,簡稱為禁。

  氣禁的方法在中國古代巫術中就已經使用。晉代葛洪《抱樸子內篇。至理》說:“吳越地方有稱為禁咒法的,很有顯著的效驗,(那原因)是法師氣充沛。”(吳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驗,多氣耳。)從近幾年來考古發現看,氣禁流行的地區不止於吳越地區。楚、蜀等地區都有類似的方術。

  據葛洪的記載,禁咒的應用範圍廣泛,有入大疫不受傳染、驅逐邪魅,禁虎豹蛇蜂、為人治病,乃至於禁水倒流等。氣禁術被道教所吸收,成為道法的一部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階籙中專有一種《禁氣籙》,可見已經是整個法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

  一般道士在念咒時與內氣的發放相伴隨,念咒兼有以氣作用於物件(通常稱為布氣,又稱內氣外運),因此對於道士平時的煉氣,提出了一定要求。

       即手訣。手訣作為道法的基礎組成之一。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是促成法術應驗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道法會元》卷一百六十一中云:“訣目者,生於神機而運化,修仙煉真,降魔制邪,莫不基之於此”。又云:“祖師心傳訣目,通幽洞微,召神禦鬼,要在於握訣”。它和步罡、扣齒一起,是道法的基本的“形體動作”。

  訣,以動作來言,又稱“握訣”、“撚訣”、“捏訣”、“掐訣”。:“捏訣者,所以通真制邪,役將治事”。《千金翼方·禁經》中有云:“四,撚目禁,謂手上有一十五目”。《金鎖流珠引》卷十四有云:“禁,即撚左手指,解,即撚右手指”。

  因為基礎的手訣根植於手指間的目(特定位置,或言為特殊的點位),故又稱之為“手訣”、“訣目”。

  由於其訣通鬼神以顯應,神奇妙用無邊,故又稱之為“法訣”、“神訣”,簡稱為訣。所謂訣者,實際上它是指在手指上掐定某位,或者手指間結成某個固定的姿勢,有單手做和雙手做兩種。 在修煉、行符、念咒、步罡、結壇、召將、施禁、收邪、治病、祈禳等的各個環節都要掐相應的訣。《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九有云:“凡行步、問病、治邪、入廟、渡江、入山、書符並須掐訣目”。

  手訣的基本成份是“訣文”(即所謂的訣目)。訣文是指在掌指上的某一固定部位象徵諸天星斗、十天干、十二地支、九宮、八卦、五行、四象、方位、二十八宿以及萬事萬物等。每掐該文,即象徵把握住它的本身最原始、最關鍵的主幹。古人用八卦、北斗、二十八宿等象徵宇宙中天象的運行,用陰陽、太極、兩儀、四相、五行、八卦來演述造化的奧秘、空間的位置、時間的變換,故而通過訣文,在手上就形成了一個濃縮的宇宙圖像,才有“生於神機而造化”之說。《陰符經》有云:“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簡單的訣只掐一個訣文,複雜的訣則要同時或依次掐多個訣文(比如飛撚北斗時,便須按念誦七星隱名的速度撚過七星本文,念誦和撚掐速度一致)。有時尚要加上各指和指掌間的交結,甚至雙手並用。

  訣目的數量大,每一道派都會繪成訣譜,在本門內授受和運用。一般道教門派的通用訣目,一是依據著神仙譜系,二是依據所要對付的物件。

  在法術中,訣是必不可少的,俗云:“一訣、二罡、三符、四咒”。由此可見手訣之重要,更遠遠超過咒語及符籙。道教手訣,主要經由師徒相授,各教派之名或式樣或有不同,或同名不同樣,或同樣不同名,這都需要進一步整理研究。

  現在能夠找到的手訣書籍,有《百訣全圖》,其實此書僅是《萬法歸宗》的附屬書籍,基本上記載的是修煉《萬法歸宗》裡所記載的法術用的。《龍虎山秘傳手訣》也被附在很多書裡,裡面記載了龍虎山天師府的一些手訣。當然《明正統道藏》裡,也有很多手訣,但分散在各種書裡。

     即步罡,步罡踏斗。又稱“步綱躡紀”、“步綱”、“飛步之道”。泛指步罡,有時也指罡法的一種。步罡又寫作“步綱”。道門中常將斗罡理解成天之綱維,地之紀紐。步斗罡原要履九星(北斗七星及輔弼二星),“夫九星者,定九天之靈根,日月之明梁,萬品之淵宗也,”天、 地、人、陰陽、五嶽四海皆以九星為根本,“五九參列,綱維無窮,制禦天宿,迥轉三辰,調理四五。”(《雲笈七簽》卷二十)

  因此在地上布星圖,隨斗建(斗杓所指方位)步之則稱步綱躡紀。《雲笈七簽》卷二十收有《大上飛步九晨玉經》及《步天綱》皆述步行九星之法。或作禹步的總稱,《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八;“太上面演天綱地紀,出為禹步。”同書又載躡地紀飛天綱法。特指罡法的一種。

  按北斗七星的捧列而行的煉修法。以布匹在地上排成北斗的形狀,布匹上畫出七顆星及其連線。術者閉氣、念咒,然後按一定順序以足踏畫在本布匹上的七星。據稱,行此術能一年辟非,二年辟兵,三年辟死,四年地仙,千害萬邪,眾莫敢幹”。《雲笈七簽》卷二十《三洞經教部·太上飛行玉經》:“九晨玄綱金簡文曰:修飛步九飛晨之道,亦當依步天綱之日兼而行之,益求飛天之遠,玄斗屢鑒也。若兼修者,當先行九晨而後步天綱也”。

  踏罡步斗,大抵有兩種功能,一是作為天象運行象徵,步之即代表飛行九天,二是認為步罡有特殊威權,可以召役鬼神、禁制萬物。它與掐訣一起被視作施法的主要手段。《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八:“按禹步綱斗掌目之訣,為道之大要,法之元紀也。綱者,乘於正氣以禦物,訣目者,立於神機面運化。修仙煉真,劾召制伏,莫不資之於此矣。”不過,步罡通常是作為道法科儀的一項方法出現,其賦義即所想像的內容,隨道法具體內容面異。—般說來,在科儀中凡涉及進表上章,法師步罡時側重飛行九天,達於帝所的一面,而在召將、驅邪,捉妖一類法術中,則側重於其“制伏兇惡、克伐災危”。

  步罡踏斗是道教齋醮儀式組成中常用的儀式元,是齋醮時禮拜星斗、召請神靈的法術。步罡踏斗首見於戰國諸子的記載,其步伐又稱為禹步。它是在醮壇上占方丈之地,鋪設罡單,罡單以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二十八宿和九宮八卦組成,象徵九重之天,高功腳穿雲鞋,在罡單上隨著道曲,沉思九天,按星辰斗宿之方位,九宮八卦之圖,以步踏之,即可神馳九霄,啟奏上天。道教的步罡踏斗,是道教齋醮的常行法術,其宗教意義值得探討。

  唐宋以後,道教科儀典籍中的罡法更是五花八門,有以功能來命名的,如回屍起死罡、伏禦地祇罡、群魔束形罡、鬼精減爽罡、束縛魔靈罡、普掃不祥罡等;有以召請對象來命名的,如:召煉度司官吏罡、召靈寶官吏罡、召黃籙院官吏罡、召三鬼魔王罡、召五帝罡、召八方威神罡、召十方飛天神王罡法等;也有以步法圖形來命名的,如交泰罡、二十八宿罡、五行超脫罡、旋斗歷箕罡等等。

  儘管罡法繁多,但道士的踏步仍是有規律的。據《雲笈七簽》卷六十一稱:“其法,先舉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後,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腳橫直,互相承如丁字,所亦象陰陽之會也。踵小虛相及,勿使步闊狹,失規矩。”靈寶罡步則“諸罡並丁立,起住皆左先右從,單步”。

五、齋醮科儀法事與

內修內煉的關係

  在簡單的瞭解了道教、道士、齋醮科儀法事、內修內煉及在齋醮科儀法事中使用的常見重要法器和符咒訣罡後,我們基本可以對於兩者的關係有了一個更進一步的認識。以下進行分述:

1.法劍

        在行法時,古人所用法劍大部分為金屬打造,這對於行法的道士本身的身體素質就有了一個基本要求,比如腕力、臂力、腰力等。另外,在虛空書符、書諱時、執劍步罡踏斗時,對手眼身法步各方面都要求協調一致;對於行氣、運氣,配合手眼身法步,更是一種全身心的鍛煉和修行。何況,劍,作為道士的配身之物,也有護身的作用。這對於一些道士來說,又有了劍術鍛煉上的要求。可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直接影響內修內煉。

2.令牌

       在行法時,道士一般手執令牌,擊打法壇。這對於道士的腕力、臂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而擊打的震動,也可以視為對手部各經脈、穴位的點打,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而令牌有些使用方法,也涉及到調息、行氣、導引、存思等等。所以,也是內修內煉的一種方法。

3.法印

        在書寫表文、書符後,將法印蓋之,也是對腕力、手部經脈、穴位的鍛煉。而在行法時,有時道士需左手掐訣持印,更是加強了手部的鍛煉。

4.令旗

行法時,道士持旗步罡踏斗;或行至特定方位,或左右、或上下晃動令旗,也是對腕力、臂力及腰力的鍛煉。更有揮動令旗時,存思,也是對內修內煉的一種鍛煉。

5.符

        書符時,涉及更廣的服氣、導引、存思、變神,本就是一種內修內煉之法。敕符時,也應用到氣的運用。更有一種發符方法,是用腕力將符打出。所以,書符也一直作為一種內修內煉的方法被道人們重視。

6.咒

        一段咒語,少則三、五字,多則幾百字,在行法時,往往需要道士一口氣誦完,或小聲、或高亢,或三遍、或五遍。如果沒有很好的內修內煉,是不能完成的。而在反復的施放過程中,道人們也是一點點的鍛煉而加強。對於氣的運用,更趨於熟練。

7.訣

        手訣,或單手、或雙手,本就是同時掐、捏手部的各個穴位、經脈,在醫學中就有類似的保健方法。再配合導引、存思,也是一個很好的內修內煉的方法。

8.罡

        在步罡踏斗的過程中,對於道人們下肢及腰部的鍛煉最直接。或閃轉騰挪、或翩翩起舞,每天皆如此做,道人們的全身氣血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再配合導引、存思,內修內煉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9.行法

        道人們在行齋醮科儀法事時,是一定與煉養並行的。例如在建醮前,必須齋戒沐浴,即清潔心、口、身,不讓汙穢介入。在建醮過程中,要運用存思,以聚精會神,排除雜念,達到真心清靜的境界;此外還有叩齒、調息等等,都是齋醮中有利於健康的因素。行法過程中,叩拜、可以鍛煉全身、氣血循環;噀水,可以鍛煉行氣、導引之法。無論高功,還是經師,通過唱韻、誦經,都能夠很好的鍛煉調息和中氣(底氣),固本培元。在行法過程中,通過天目書諱,還能很好的鍛煉頸椎。以上這些功夫,都可以調動體內、外的氣血循環。

  上述種種,無不是道教的內煉之法、入門築基、修煉的功夫。服氣、導引、吐納、行持、存思、觀想、存神等方法,皆可以通過道人們的齋醮科儀法事得到鍛煉和提升。因此,道教修煉,除了固定的專事靜功修煉,不一定每天都要打坐、靜坐。實則在日常的齋醮科儀法事中,已經是在行修煉之法了,這就是動功為主的修煉,且動靜皆有、靜動相合。而道人們做齋醮科儀法事,也是積功累德的最直接的方法。如此既能內修內煉、又能積功累德,也正是道教強調的“修己度人”。在“修己度人”的同時,實操“內煉外用”,道教的祖師們早就為我們這些後學後進的徒子徒孫周全了修煉的法門,我們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們,何樂而不用之呢?

長按右側關注

 正一天師清微派


清微聖境

掃碼關注

99+

道教學術資訊網交流群

QQ群號:42939764

實名制群

網頁

道教

學術

資訊

網站

關鍵詞: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http://www.ctcwri.org/godking.htm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