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馀里,别了二十馀年的故乡去.

2022-07-01 06:52:03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鲁迅《故乡》 


鲁迅的这个“故乡”,既不是沈从文式的故乡,也不是汪曾琪式的故乡,更不具余光中那样的乡愁。

鲁迅的故乡,只有一个温度,冷。

因为他的故乡,是呐喊的故乡,是国。

因为他的故乡,有流氓烙印的杨二嫂、有破落户阿Q,也有奴性的闰土。

所以鲁迅要呐喊,用他独具辨识度的“冷言冷语”,去实现国民的启蒙。



阿Q
精神的“胜利”

 

阿Q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于何时的癞疮疤。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

未庄的闲人们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

阿Q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

“你还不配……”

闲人还不完,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鲁迅《阿Q正传》节选)



鲁迅先生之所以写阿Q,是因为他发现国人习惯于在精神上寻找胜利。通过阿Q身上一桩桩离奇的故事,来展现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

而赵延年的木刻连环画用犀利的刀法、夸张的造型和强烈的黑白对照,将阿Q这个小人物刻划的活灵活现。

他把阿Q那种愚昧、落后、麻木、可悲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的灵魂在其墨色刀刻中缓缓复活,具有高度的时代特征和艺术境界。

《阿Q正传》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多次出版,木刻原版已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因此,《阿Q正传》连环画原稿更显弥足珍贵。



2017西泠秋拍

赵延年(1924~2014) 阿Q正传 连环画原稿(全)
纸本 木刻版画
1978~1980年作
签名:1.《阿Q正传》六十图,1978-1980,6/50,赵延年,木刻。
2.赵延年,木刻,6/50。(60次)
钤印:赵延年画印(朱) 延年(朱,60次) 
版数:6/50
出版:1.《阿Q正传》,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2.《连环画报1981-2》,1981年。

3.《阿Q正传赵延年木刻插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4.《画说鲁迅-赵延年鲁迅作品木刻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5.《阿Q正传》,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6.《赵延年捐赠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说明:1.本拍品木刻原版已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2.本拍品曾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二等奖”。

29×18.5cm×60

赵延年 1924年生于浙江湖州。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版画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曾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浙江省有突出贡献老文艺家荣誉证书及金质奖章”、“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第九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代表作有《阿Q正传》《狂人日记》。


 

故乡
那个可爱的地方

 


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鲁迅《故乡》节选)

 

鲁迅在《故乡》里说,这次见到的故乡,已不是他记忆中的美丽的故乡了,那么,他记忆中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呢?

 

 潘韵 百草园


 童中焘 三味书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呐喊者,鲁迅的体温是冰冷的。但他也有温暖的一刻,就在他童年的故乡记忆中。

百草园的菜畦、皂荚树、桑葚、何首乌。冬日,在积雪的荒园子里,用闰土的父亲传授的方法捕鸟雀,都带着鲜亮而朝气的颜色。

被送进最严厉的私塾,但在三味书屋,也感受到先生从严到慈,也完成了最初的启蒙。

童中焘、王伯敏、姚耕云、徐英槐、潘韵等浙派山水画家,凭着对人文底蕴的尊重、对地域特色的痴迷,将鲁迅先生记忆中那一抹温暖的色调,用独具一格的清新之貌呈现出来。


姚耕云 旧貌换新颜

 

《鲁迅故乡画册》不仅再现了三味书屋和百草园,更有以绍兴为特色的水乡,四十年前所经历的早期工业化、机械化等的产业试验,这一幕幕喧嚣与宁静交织的江南图像,不仅对于鲁迅,也是我们追想旧时,映照当前的经典记忆。

《鲁迅故乡画册》曾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更有童中焘题跋,王伯敏题签并跋。

 

2017西泠秋拍 

童中焘(1939~ )王伯敏(1924~2013)姚耕云(1931~1988)徐英槐(1937~ )潘 韵(1906~1985) 鲁迅故乡画册

设色纸本 册页(共九页)· 镜片

1976年作

出版: 《雅舍存观·鲁迅故乡画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刊载:《艺术杭州》H7,杭州市艺术品行业协会,2011年第八期。

说明:童中焘题跋,王伯敏题签并跋。

册页:34×28cm×9 镜片:60×31.5cm



鲁迅
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

 

在我们眼中,鲁迅是那个弃医从文的文坛先声、民主战士,横眉冷对是他的标签。


对于为何弃医从文,鲁迅多次解释:在日本仙台医专时,课间放映中国人被砍头示众的幻灯片之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愚弱的国民,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鲁迅成为“文学愤青”也是有思想基础的。1899年,时年18岁的鲁迅,开始接触新思想。特别是由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让他第一次接触进化论,并受到巨大影响。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受蔡元培之邀,。


1918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时,师出同门又是《新青年》编辑的钱玄同,竭力邀请鲁迅给《新青年》写文章。


最终,《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发表在《新青年》上,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鲁迅的呐喊很冷,但他的内心却是滚烫的。1926年3月,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鲁迅在参加追悼会之后,,他也因此遭到追捕。


1931年1月,。随后被秘密杀害。面对白色恐怖,鲁迅没有“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柔石被捕后,鲁迅四处奔走积极营救,在柔石遇害后,。面对威胁,一个文人能直言正义,实在是少有。


2017西泠秋拍

胡志荣(1949~2000) 胡委伦(b.1948)鲁迅连环画原稿(全)

纸本 水墨

1986年作

出版:《鲁迅》,连环画出版社,2011年。

说明:附本拍品故事脚本一份。

19.5×25.3cm9.2×12.5cm 12.5×19.3cm×126


胡志荣 1949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并留校任教。曾任上海美术馆学术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长。

 胡委伦 1948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曾任浙江遂昌婺剧团舞台美术设计、二级美术师。代表作有《故乡情》《默默的路》《还是这条路》。


胡志荣、胡委伦作于1986年的《鲁迅》连环画原稿(全),用水墨的形式再现鲁迅以笔代戈,以天下为己任的战斗一生。标的在2011年出版于连环画出版社《鲁迅》,并附故事脚本一份。


2017西泠秋拍

汤小铭(b.1939) 永不休战

纸本 水粉
1972年作
签名:(背面)汤小铭,七二年五月画于穗。
53×77cm


汤小铭 1939年生于广西桂林。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历任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广东省文联名誉委员、广州美术学院院外教授、暨南大学兼职教授。曾获“湖北省美术作品三等奖”、“全国美展三等奖”、“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绘画二等奖”。代表作有《永不休战》《女委员》《虎门民兵》。


 另外,汤小铭的感动了几代人的鲁迅肖像《永不休战》,以写实的手法刻画了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不屈不挠、文坛斗士形象。桌上的药瓶、闹钟以及厚厚的书籍文稿,营造出鲁迅的生活环境,也升华了他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斗争精神。




史源采撷

天咫偶闻

校读赏鉴

经眼纪胜




艺是纪丨往期回顾


2017西泠秋拍·瓜尔佳桂福旧藏珍瓷 | 风云知共和,治道致太平

2017西泠秋拍邓石如、丁敬刻印 | 宗师闳流,思潮殷痕 (丁敬篇)

2017西泠秋拍邓石如、丁敬刻印 | 宗师闳流,思潮殷痕 (邓石如篇)

“国”“美”专场 · 寻找王悦之 |  冷暖侬与共,逍遥天外天

吴昌硕为沈曾植刻印 | 心心相“印”,有异乎恒泛者

南昌起义九十周年礼赞

陈曼生 ·汤贻汾 | 百年三密友,四海一游人

中国现代都市诞生记 | 三十年代上海城市建设珍贵影像专题

茅盾的矛盾 | 无非是这样一点意思,请勿以辞害意

卞孝萱上款书画及信札丨才郎真孝子,慈母亦良师



▊ 西泠印社二〇一七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12月20日至12月22日

拍卖:12月23日至12月25日

展拍地点:杭州·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