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溯源导读法解读《河中石兽》

2022-07-30 14:34:25

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自愿推荐,注明出处。

如遇喜欢,敬请置顶;如有感想,文末留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河中石兽》,记得当时所在学校采用的是上海市S版教材(那时上海市有三套教材同时使用:S版、H版和试验版)里面有这篇课文,教学时效果不错。后来上海全面采用“沪教版”教材(其前身就是试验版)后,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教过此文。仅以溯源导读法解读之,里面所涉及物理学知识,特地为此请教了资深物理老师,个人觉得饶有趣味。

 

原文如下: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大意: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错乱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笑着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错乱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错乱了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图片来自网络)


一、初步感知课文,此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初读课文,教师提问: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关于河中寻找石兽,故事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各自的方法与理由是什么?

3、谁的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4、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运用溯源导读法学习课文,查阅作者相关资料、生平成就及其作品特点,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1、作者纪昀,读作 jǐ yún,“纪”作姓时念第三声。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他是清藏书家、学者、文学家、目录学家,是乾隆十九年进士。纪昀少年颖异,“目逾万卷,心有千秋” ,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所谓“南袁北纪”,"南袁"指的是袁枚,号随园老人,"北纪"指的是纪昀,纪晓岚。因此,他无疑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但史书也有对他不利的记载,比如说他是圆滑的政客,在朝没有主持公正的勇气等等。能主管如此浩大的编书工程,似乎看来纪晓岚确实深得乾隆皇帝信任和重用,其实不然。乾隆帝曾如此训斥为友求情的纪晓岚:“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由此可见,在乾隆皇帝眼中,纪晓岚不过是个如同伶人的“御用文人”而已,根本没有把他当成独当一面的重臣。


纪晓岚天资颖悟,才华过人,幼年即有过目成诵之誉,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以“学问优”而为乾隆皇帝所赏识,但其学识之渊博,主要还是力学不倦的结果。他三十岁以前,致力于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纪晓岚晚年,曾自作挽联云:“浮沉宦海同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堪称其毕生之真实写照。《清史稿》评纪昀说:“昀学问渊通。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铜深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


纪晓岚一生,在文化事业上做了两件大事情:一是领导编修:他一直是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一生中领导和参与多部重要典籍编修,因此,是中国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学者,被委任为编修《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囊括典经,牢笼述作,斟酌圣贤,剖破毫发,最终修成光前绝后的鸿文巨制;二是主持科举,他曾两次为乡试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故门下士甚众,在士林影响颇大。纪晓岚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所做的贡献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纪晓岚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相当精深。他的书法书写流利、圆融,显得雍容华贵,书法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苍劲多姿,可以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由此观之,纪晓岚不愧为清代书坛一大家。


 (图片来自网络)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200卷,收正式入库书3461种;存目书6819种,93500余卷。因《总目》卷帙浩繁,翻检不便,又删节编成《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其进献之书有105种,入存目者41种 。纪昀倾注一生心血所撰的《四库全书总目题要》,尤为研究国学者必读之作。但是关于《四库全书》,已有多位中外学者将其评价为是一部阉割中国古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实际上,有人认为它是清朝加强思想统治的一个产物。


 (图片来自网络)


3、《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写成的笔记小说,创作始于乾隆五十四年,终于嘉庆三年(1789——1798),历时十年,约在纪昀66岁到76岁之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纪晓岚历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等要职,总是一心秉承圣意,心事主,因而无甚政绩可言。但他毕竟还有不甘寂寞的一面,《阅微草堂笔记》便是在这种心态下写就的。其中的作品是纪晓岚追忆往日见闻的杂记之作,采访范围极广,上自官亲师友,下至皂隶士兵。内容极其繁杂,几地方风情、宦海变幻、典章名物、医卜星相、铁闻逸事、狐精鬼怪,几乎无所不包。全书共四十万字,收故事一千二百余则。

 

《阅微草堂笔记》虽是一部谈狐说鬼的小说集,但作者并不是为了谈鬼狐而谈鬼狐,而是通过鬼狐故事来劝善惩恶,宏扬儒家教化,申张善良美德。它是纪昀晚年的遣兴之作,“迫录见闻”、“时作杂记”,却非“消闲“之作,其中寓有深意。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阅微草堂笔记》以“超传奇追晋宋”为己任,熔记叙和议论为一体,以从容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其内容丰富多样,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记载了大量社会基层、边疆士卒和少数民族的故事,赞扬他们的勤劳质朴和胆识,并对当时的民间疾苦寄予很深的同情。其文体简约、笔法凝炼、语言精湛,在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鹤立鸡群,成为唯一能够与《聊斋志异》相媲美的作品,人们把这两部作品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壁”,在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与《聊斋志异》并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壁”。

 

(图片来自网络)


 但纪昀自己却未必喜欢将其作品与《聊斋志异》相提并论。据说纪昀的儿子纪汝佶偶然见到《聊斋志异》的抄本,无心科举,埋头创作专讲狐仙鬼怪的笔记,纪昀因儿子之故,对《聊斋志异》很是厌恶,他认为薄松龄在形象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的艺术构思,尤其是对于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和隐微情态的细致描绘,不合情理,明显违背“小说”应真实记录的原则。通过纪昀对《聊斋》的指责,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阅微草堂笔记》自身的特点。《阅微草堂笔记》虽然也是谈狐说鬼的,作者却抱定“写真实”的态度,极其认真地讲述见闻、叙时事、记异史。由此真可说这是一部认真说鬼话、忠实记载妖狐鬼怪的纪实性作品。

 

历史评价,《阅微草堂笔记》是和《聊斋志异》一样有着重要影响的文言小说集。由于纪昀当时特殊的身份,加之为人通达、学识渊博而诙谐,另外他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追录见闻、忆及即书”(《滦阳消夏录序》的写实手法,所以艺术风格独特,“不安于仅为小说,更欲有益人心”。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阅微草堂笔记》有过高度的评价:“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由于作者的文笔好和地位高,《阅微草堂笔记》在当时文坛上影响很大,实为“无人能夺其席”的中国文学瑰宝。

 

(图片来自网络)


纪昀学识博、阅历广、胸襟高,在书中考据名物、订正讹误、介绍知识,皆信手拈来。、风俗民情、地理文物等方面的知识。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说《阅微草堂笔记》此书“虽事涉语怪、实其考古说理之书。”可知它还具有相当高的文献价值和丰富的学理内容,乃至使人看作“考古说理”之书。


在表现方法上,纪昀既以“写真实”为宗旨,则不重在想象和描绘,而在纪实性写法中追求一种简淡自然而又生动活泼的风格。鲁迅称此书“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中国小说史略》)。


也有人认为,此书 重复一些“因果报应”的宿命老调,根本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连纪晓岚本人对这部消遣之作也评价不高。他曾经写诗这样评价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平生心力坐消磨,纸上云烟过眼多。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似东坡。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传语洛闽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4、纪昀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其中比较出名的是《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5、通过网络搜索,可以观看电影《铜牙铁齿纪晓岚》。但是据史书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貌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他还有口吃的毛病,根本不具备电视剧中演绎的“铁齿铜牙”的迷人风采。电影仅是文艺作品,不是历史事实,这点在观看时尤其要注意。


(图片来自网络)


6、《河中石兽》出自《阅微草堂笔记》之“姑妄听之”。通过网络搜索,学生可以查看文章《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吗》、《河中石兽中的物理问题》以及博文《你怀疑过“河中石兽”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物理学原理对此展开讨论。


7、纪晓岚诙谐幽默的文人形象在民间深入人心、广为流传。百度搜索“纪晓岚的故事”、“有关纪晓岚的趣味故事”、“纪昀逸闻轶事”、“纪晓岚对联故事”、“纪晓岚与和珅经典对白”等,无论真假,学生阅读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增进对他的了解,而且能够提高阅读趣味性,增强文学才干。


这里仅举两例:


话说纪晓岚当礼部侍郎的时候,一天尚书和御史连袂来访。聊着聊着,突然外头跑来一只狗。尚书心中突生一计要取笑纪晓岚,便道:“咦,你们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纪晓岚知道尚书在捉弄他,当下也不动声色地说:“要分辨狗或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竖是狗。”(尚书是狗)  一旁的御史大笑道:“哈哈,我还道那是狼是狗呢,原来上竖是狗,哈哈,哈。” 此时纪晓岚不慌不忙地接着又说道:“另一种分辨的方法就是看它吃什么。狼是非肉不食,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这下子连御史也噤声无言了。

 

乾隆帝晚年,宠信大贪官和珅,一时间,和珅位高权重,几乎一手遮天。而朝廷内外大小官吏,也大多趋炎附势,逢迎奉承,奔走门下。纪晓岚此时也是朝中大员,但他始终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坚决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并且不时借机讽刺和珅。话说和珅新造了一座府邱,在花园中建了一座凉亭,要在亭上镶一亭额。纪晓岚是文章圣手,他便求纪为之题写。纪晓岚虽不愿轻易得罪这个势利小人,但又看不惯其所作所为,见和珅这次有求于自己,便想暗中嘲弄他一下,让这位目中无人的权贵不要太张狂了。于是纪晓岚谦和地接待了和珅,又郑重其事地为他题写了两个大字:"竹苞。"这 "竹苞"二字,本是《诗经·小雅·斯千》中的词语,其原句是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现在纪晓岚只写"竹苞"二字,和珅以为文简意丰,别有韵味,心想纪晓岚的学识确有过人之处,又看纪晓岚平日很少给人题字,今日却对自己恭恭敬敬,心中自然有儿分得意,也不怀疑他在戏弄自己,便兴致勃勃地拿回府去,制成金匾,端端正正地挂在亭上,并且常常向别人炫耀。一天,乾隆想起和珅新盖的府耶,便来到和府参观。到了和府花园,乾隆看见亭上的匾额,便问和珅是何人所书。和珅告知后,乾隆哈哈大笑,说道:"是啊,也只有纪晓岚才能写出这个词儿来……"和珅见皇上笑得古怪,不解其意。在场的刘墉对和珅笑道:"依鄙人之见,这是纪春帆(纪晓岚别号春帆)在和你开玩笑!"和珅追问:"他和我开的什么玩笑?"刘墉笑道:"你把‘竹苞’二字拆开来看,岂不是‘个个草包’吗?"和珅这才恍然大悟,心中义羞又恼,虽然当众不便发作,但心中恨得咬牙切齿,暗暗下定决心要报此仇。自从这一回,纪晓岚便与和珅这个专会巴结奉承的权臣结下了仇怨。

 

(图片来自网络) 


三、深入领悟文本,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与主旨,此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在溯源导读的基础上,学生再次阅读“河中石兽”原文,教师再次提问:


1、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关于在何处找到石兽看法不一,最终事实证明,经验丰富的老河兵所言非虚。

 

2、  关于河中寻找石兽,故事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各自的方法与理由是什么?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冲击力,石兽将随水流而下。

(2)讲学家认为石兽在下沉处深埋。理由: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兽已逆流而上。理由: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作者在此安排四个角色,分别作了四种截然不同的判断,并且各执一词。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我们认为,作者这样安排是有深意的:寺僧,代表了宗教,作者对此予以否定;讲学家,代表文人,他们没有实践经验,都是从书上得来的间接经验,作者认为他们的想法不太可靠,因为他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写,,书上很多东西已经不靠谱;而老河兵代表一般百姓,他们是“实践出真知”,他们的说法才最最可靠、最值得听取的。


(图片来自网络)


3、  谁的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确的。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理,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的作用;而老河兵有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石兽、泥沙与流水的关系,符合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物理学原理自己尝试画示意图。(以下示意图仅供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

 

4、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它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哪个故事比较相像?还有哪首诗同样揭示了这个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唯有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这篇文章说明了这样的道理:1.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2.实践出真知;3.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同时也启示我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做事不能主观臆断,而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实践出真知。


这个故事与《刻舟求剑》有相似处。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揭示了相关道理。

  

(图片来自网络)


 寻找真实的自我,

 关注内心的真实体验,

  这颗心永远属于自己,

  安置好自己,

  才不枉这一生。

  人生最奢侈的是时间,

一定要将之挥霍于最美好的事情。

   图文(除标注外)均为原创,有所得、有交流敬请文末留言,本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合作请联系邮箱dhy17@139.com;

   QQ:2727642879;

   手机:18918921360;

   个人微信号:yaodanhua1(为主)、yaodanhua2
 

              稚吟秋声文学艺术生活


长按关注“稚吟秋声文学艺术生活” 

最好的打赏是转发与荐号

推荐关注公众号“溯源导读论坛”“老子长寿”,敬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老子长寿


           溯源导读论坛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