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丨道家“七支坐”修行法则(含细节)

2022-04-15 14:30:22

关注奇幻之旅 关注灵性健康





奇幻简介 TARA


不要跟随我,我可能不会带领你。不要带领我,我可能不会跟随你。但你可以像兄弟般,与我并肩而行。

TARA(南希陈睁),自由意志和无条件爱的申言者。昆达素系列研发者。金字塔临终关怀中心创立者。在西方和东方、中医和西医、自然和人文、宗教和科学之间,与有识之士共寻疗愈心灵的整合之路。生于南京中医世家,从小饱读四书五经, 中医药古籍,易理周易参同契,风水堪舆奇门遁甲,曾从政从经融,现在美国专注健康事业。


——Tara的奇幻之旅





共修丨道家“七支坐”修行法则(含细节)



很多人对打坐很疑惑,对冥想,祷告很疑惑,今天从道家的七支坐的益处开始讲起。





先说“脚一支”。这个就是讲的盘腿了,7000年前阿达锡瓦发现雪山白猿能在冬天过冬,能适应寒冷的天气,就是因为它们盘腿。北京做过实按照正确的“七支坐”来盘腿,把人放进冰库里,零下二十多度,只穿短裤,光着身子,最长有一个人坐到了两小时40分钟,这些人都是修行不久的人。所以,七支坐”御寒的能力确实很强,修道的人可以起“暖”,还能保持身体的热量不散,确实不简单。像炼金丹大道的,“七支坐”还可以防漏,防止精气外漏,这很重要,不漏你才能生热安炉、降阴长阳、采药炼丹,漏掉的话,一切都是白扯。


除此以外,“七支坐”还有一个作用,什么作用?人体的气血往上走,往周身走比较困难,但当你盘腿以后,人体就形成了环路,就能够把气血运行到周身,这才能“通关展窍”,人体的气脉才容易练通。否则,气都不通,不管你修佛还是修道,都是“功夫不上身”,都不入流呢。所以“七支坐”盘腿的作用就像压力泵,让气血往我们全身运化。真要上了道,我们盘腿是越盘越紧,以后你们自己就会知道。盘腿你不用管它,它自己会越来越紧,自已就会通关展窍,打通全身的气脉,这是“七支坐”盘腿的第二个作用。


第三个作用,是我们盘腿的时候容易“入定”。入定以前要入静,入静的时候,我们已经需要有意地训练屏息。真入定以后,呼吸是“息停脉住”的,脑子不起什么后天的妄想,但会进入“色阴”、“受阴”的状态,那又是另一种樟界,这在佛家的《楞严经》里边就有,道书里也有。最终,我们修金丹大道,要练到“灭息定”,佛门叫“灭尽定”。为什么一定要练到灭息定?跟佛门一样,修大道要证悟,也需要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佛门的“受想灭定”或者叫”灭尽定”,和道门的“灭息定”,名词不同,意思则一。


这个扯远了。还是转回来先说说“入定”。佛家说“非息停脉住者,而言得定,无有是处”。真要入定,修道的人当然进入先天的呼吸了,口鼻肯定不呼吸了。先天的呼吸在哪里?你看胎儿,他们主要通过脐带来吸收物质营养,所以入定以后的呼吸从横膈膜以上的肺部,移到了横膈膜以下的腹部。这个是不是”灭息定”呢?这个还不是,只能算是“胎息”。什么意思?胎息胎息,还是有息。当然,能胎息,这修道就有点意思了。过去的人,专门练这个,鼻孔前黏个鸡毛,口鼻不呼吸鸡毛就不动。这个时候,人的下丹田窍会“辟阖”,全身的毛孔在呼吸。有人就说了,毛孔能呼吸吗?过去有人做过实验,他把会胎息的修道的人,身体涂上树胶一样的涂料,让毛孔不开。过了四个小时,这个人就死了。事实上,人体不单能靠口鼻呼吸,还能靠全身呼吸。所以我们要常洗澡,常常让毛孔开着。最初修道的人,最怕两件事,一是惊功,二是吹风。修道的人,他的毛孔是张开的,所以不能坐在风口练功。如果天热开窗,我们要避开通风口,这时候最怕的一个是风,另一个是惊。我们练着练着,窗户晃当一下,这叫“惊功”了,我们最怕这个。


我们修炼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幻觉,这个跟内景有关,也跟神经系统有关,还跟神经病、精神病有关。什么叫出幻?练着练着看到美女、看到亭台楼阁,狐狸精都会出现,掐着诀,一下就没了,所以掐诀能够镇惊、离幻、辟邪。


胎息的入定,还是一种浅入定,但这个时候修道的人口鼻是屏息的。平时我们就有屏息的经验,比如说你穿针的时候,你怎么办呢?你屏息不呼吸,因为怕手抖,士兵射击的时候,也要屏息,因为怕手抖。再比如,你端着一碗热汤为走过来,你肯定憋口气屏息。佛家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又说“定为百工共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管你是干什么的,总要集中注意力,不能分神,这个时候你自然要“定”,要定可以,屏住呼吸。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游长江,他不是自由泳蛙泳什么的,他就是躺在水面上,然后这样划拉两下,就这样在长江上游了两个小时,其间他也要屏息的。我们也可以在家里试,把澡盆里放满水,躺在澡盆里面,神仙似的。然后一憋气,口鼻不呼吸,身体就自动漂起来了。憋气省力啊,可以游好长时间。等将来我们修炼到胎息,你们就会明白,屏息是非常有用的,洽病、入定、出功、益智,都得打这儿开始。





“反者,道之动也。”修道要返,金丹大道更要返息,佛家叫“观息法门”。修道要上道,要炼成金丹,当然要能够胎息,所以先得学会屏息。这当中有什么道理呢?因为人只要一吸气,中枢神经就必定活动,意念就不能停止,当然也不能真正“入定”。


呼呢,只是影响我们的自律神经活动,修道初期关系不大,但也有用处,如果你心里很烦,或者你现在 睡不着觉,心里乱,这时候你想着脚心,然后吐气,一会儿心就定下来了,很快就解决了。


所以,口鼻呼吸不止,不能进入胎息,中枢神经活动就停不下来,妄念纷飞。不管你是佛家的,道家的,还是什么家的,修行都还在思维里转圈圈,连入门都谈不上。里练呼吸叫“安般”,道家叫“吐纳”。练呼吸的方法非常多,在印度来讲,有一百三十六种,在我们中国有多少种呢?我没有统计过。总之,呼吸方面的修行方法,在印度不只,印度有很多种宗教都在用,道家也用这个方法,这是不谋而合的,因为这个方法可以帮我们入定,而“定为共法”,是所有修行的人都要掌握的。


“七支坐”盘腿打坐的第四个好处,是入定以后修行的人不倒。如果我们就这么坐着练功,难以入定不说,万一入定了,人咕咚一声就倒了,这个很糟糕。所以,盘腿以后,修行人入定可以不倒。


第五个作用,就像葡萄的藤到了冬天需要卷起来埋土里,怕的是它的养分丢失,盘腿也是防止我们精气等人身精华的东西丢失。这是养生最好的方法,我们只要能盘腿坐着,有心脏病、脑病的人,很少会在盘腿的时候出问题。


盘腿打坐如此重要,因此,各个宗教里修道,都在用这个方法,密宗里,尤其是一派叫“大手印”的,把盘腿称为“身印”,可见它的重要。


“七支坐”最关键的东西是腰这一“支”,腰要挺起来,而不是腿盘起来。眼睛也要放松,因为眼不松,嘴就不松,嘴不松,身体就不会松。嘴的要求是不要紧闭,抿着个嘴。我们炼内丹,除去“升阳”的时候需要嘴紧闭,其他任何时候修行,都要微张。为什么?因为嘴微张才能松。如何证明你练的时候嘴是松的?就是口水都要出来了,证明我们的嘴松下来了。所以我们修道,一般的时候不要把嘴闭死,你可以自己试,嘴微张好像傻子似的,口水都快出来了。嘴松了,身体才能松,古人总结了这个经验。


嘴的要点,还有一个是牙齿,另一个是舌头。这两样该怎么办?牙齿联系到我们的肾经,中老年人牙齿松动,也就是性激素、荷尔蒙衰落下来了。可我们修道有一种本事,就是牙动摇到快要拔掉的时候,你只要咬紧牙,好好修,牙就能固住,把它恢复到不需要拔牙的强。修内丹,在“采药”的时候,需要咬住牙,常常一咬就是一个半小时。平常的时候怎么办?平时牙碰牙别咬紧,只有“采药”的时候才咬紧,采药就是丹法中“性来了”以后“采药”,这个时候要咬紧牙,我们平时修炼的时候,牙齿轻轻挨着就行了。





牙的问题跟肾经有关,可以看你的肾水足不足。如果您是个青年人,您肾水足,牙齿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证明。你醒来的时候,你轻轻地咬牙,会发出吱吱的声音,这证明你肾水足。肾气足,表现在骨头和牙齿上,肾主固齿,固齿就是骨头和牙齿都好。所以肾亏的人,他走路骨松腿软。年岁大了,性荷尔蒙不足了,肾亏了,肾虚了,缺乏这个东西,牙齿就动摇了,腿就软,走楼梯的时候就好像爬不上去了。


我们修炼的时候,牙轻轻咬住,然后嘴要咧开,要眉开嘴笑。你看佛像,都是面带慈祥、面带微笑,佛像的牙齿也是轻咬、轻叩的,嘴微张的,所以他们是笑口常开。


再一个就是舌头,舌头非常重要。有人常常说,我心乱,我修炼的时候就是静不下来,很多人常常说这个话。心里乱,就是心里不专一,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怎么办呢?其实办法非常简单。是什么呢?中医里讲了,舌为心之苗。我们中医认为,思维、思想为“火”,并且分为“相火”与“君火”,相火就是意念活动,君火就是神,元神,因此舌头跟心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跟人的思维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里说”心”分为心性、心意、心神等。心意相当于人的第六识,也就是大脑的思维活动。心神是第七识,就是思量判断的根本。心性是第八识,是这一切功能的本体。这个说法不是道家发现的,这是人家佛家几千年的体会,很不简单的。


舌头跟心有这么大的关系,那么有没有证明?有,我们古代人犯了心脏病,是通过舌头来抢救的,功效卓著。我们现代人心脏病犯了,当然立即给他吃硝酸甘油,或者上氧气,古人没有硝酸甘油啊,也没有氧气来抢救,那古时候的人怎么抢救呢?古人就用筷子把病人的牙齿撬开,用手把病人的舌头拉出来,人的舌头底下,不是有两根青筋吗?这个青筋里头的血有讲究,道家认为可不是一般的血,叫做“金津玉液”,负责抢救的人拿一根三棱针,对着这两根青筋轻轻一刺,它就出血,一出血,就把人给抢救过来了。


佛门里有人专门刺舌血写供佛,刺的也是舌下血,不是舌尖血。打坐时候我的方法就是卷舌头,这个方法道书上叫“卷舌塞喉”,在《道藏》里面可以找到这个方法。舌为心之苗,炼内丹、“采药”的时候,把舌头伸到我的小舌的位置,这儿叫“悬膺”,又叫“十二重楼”,这个时候自然“息停脉住”,入了定了。舌头就这么重要,佛家也好,道家也罢,舌头伸不到“十二重楼”,不“搭上鹊桥”,修行人就没办法止息入定。


所以我们修炼的时候,舌头要卷着。最初,你们把舌头顶到上牙根这个位置,相当于拿舌尖舔上牙根,这叫上龈交。然后慢慢地,随着功夫的加深,舌头会自动往里舔。修道真对路的话,舌头都自动往里卷,而且不同的阶段,舌头卷的位置是不同的。卷舌上顶,这个在丹道里称“搭上鹊桥”。为什么叫“搭上鹊桥”呢?因为人体有任督二脉,督脉管着所有的阳经,任脉管着所有的阴经,那么人生下来以后,舌头平伸,任督二脉的连接就断了,所以修道返先天,就要搭上鹊桥,把任督二脉给联系上,所以要卷舌。


功夫深了以后,人的脖子和两腮这么动一下,舌头就能碰到小舌上,这个时候,修道的人全身都会产生震动,这就叫“六根震动”。“六根震动”是什么呢?是“丹田如火烧,两肾如汤煎”。两肾就好像热水烫着似的,肚子如火烧,眼睛冒金星,两耳灌风。左耳龙吟,右耳虎啸(左耳出现“吟吟”的声音,右耳出现“呼呼”的声音),脑后椎鸣,出现“咄咄”声,身体产生“轰轰”的感觉,这个就叫六根震动。


那么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所谓的神通,神通是禅定的副产品,真入定以后,出现神通还是有可能的,所以舌头在修道当中有这么重要的功用。不修道的人,卷舌舔上颚也有很多好处啊,最大的好处就是专心。你试试看,比如你做事情,舌头卷着,你会专心,看书专心,做事专心,也能改善睡眠。很多人修行入静,说我入静不了,就因为没有卷舌。


有心绞痛的,这个疼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是剧疼,从背后往前疼。怎么办?咬紧牙,嘬舌头,轻轻地吸气,不超过五分钟就不疼了。


再一个,因为我经常卷舌、嘬舌,我就不爱喝水,只是勉强喝点,我平时一天咽下的口水不少于半茶杯。卷舌就有口水,这个口水在道书里就叫“长生酒”,它不但帮助消化,还能治胃病。我17岁就有胃病,胃溃疡、胃下垂,因为我老卷舌,唾沫里有多种酶,有蛋白酶、脂肪酶这些好东西,它们是碱性的,可以中和胃酸,可以让食物很快地在胃里消化。消化好、营养好,面色也就会好。


还有一点,舌头还可以治疗男人的早泄,一对男女做爱,做爱时女的嘬紧男人的舌头,他就不会很快漏精,奥妙就在这儿。在丹道中,卷舌也是防止精气外漏的一种方法。


有时候,有的人因为有病,舌头肿了。舌肿,下身也一定肿,有些搞临床的大夫就有这个经验。舌头为心之苗,在丹道中还认为它与人体的生殖器官息息相关,所以卷舌可以防止漏精泄精,可见舌头在修行中是如此地重要。这个方法,在道家叫“卷舌塞喉”,实际上也是金丹大道三大秘诀之一。





金丹大道三大秘诀,一是“玄关一窍”,二是“抽坎添离”,三是“饮刀圭”。这个卷舌塞喉的方法,就叫“饮刀圭”,是修道三大秘诀之一。什么叫“刀圭”?圭就是过去大臣上朝见皇帝的时候手里拿的东西,这个叫圭。古代的兵器里有像这个圭的,叫刀圭,我们的舌头就像这个刀圭。但大数人看到的书上解释是,”刀圭”是两个土字,这两个土在河图洛书里面就是戊己土,戊土和己土,戊土就是“情”,“性”叫己土,我们把口水咽下去以后,就是让戊土和己土“和合”。这时候,口水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把情跟性和合,所以丹书里把它叫“黄婆”,就是作媒的,它起个媒介作用,令我们的情与性结合。内丹修炼,必须要用“黄婆”,我们一咽口水才能把中丹田窍的“戊土”情带下去,和下丹田窍的“己土”性结合,“黄婆”的任务在丹书里非常保密,这种方法就叫“饮刀圭”。戊己二土以黄婆为媒,才能“还精补脑”,单纯的性(性激素)或者单纯的情(向性腺激素),都没法直接用来“还精补脑”,所以要用口水来媒介一下。有些人胡说八道,说“还精补脑”就是“用来补脑”,这个就太离谱了。精气化为的话,基本上跟修道没什么关系了,还能补脑?这种说法真是不可思议。


所以口水用处非常多,平时可以治胃病、心脏病,能使人心思专一。炼丹能当媒介,带领情跟性的结合,所以我们平时舌头尽量要卷着。


那么修道的时候“饮刀圭”,怎么知道戊土和己土已经结合了呢?我们修道的时候,二土结合有特定反应,就是我们的肚子里会出现声音,”咕噜咕噜”的,这不是胃蠕动或者肠蠕动的声音,而是二土结合以后,就会产生一个个小水泡泛起似的声音,而且你耳朵能听得见,如果你听到有五六声,那你这个功就算练成了。这个在丹书里边叫“交罢”,也叫“水火既济”,完成了,你出定醒来以后,全身非常轻松,舒服极了。


以上,算是把“七支坐”嘴的要求讲完了。


除去嘴以外,还有眼。谁都知道,眼是心灵的窗口,这个眼的要求,在“七支坐”里边叫“垂帘”。垂帘就是眼皮自然耷拉着,不要闭紧。任何修行的人,眼睛都不要闭死,自然地耷拉下来,就有一线白光在眼前。如果你闭眼的话,就把心火憋在里面了,就会充血,两个眼角甚至会出血。另外,眼睛不能因为垂帘就俯视,要正视,正视就是不要往上往下往左往右看,平视,然后要想内里,就是返视敛神。到了高级阶段,修行的人会出现一种“白玉观音相”,就是眼珠子上翻,是观顶的。修行到了高级阶段的时候,人的眼珠自动就这样了。如果能这样顶视似地返观,再意守膏肓二穴,想走就走,生死自由。生死自在了没有?不见得,“坐脱立亡即不无,先师意未梦见在。”禅宗大德这话的意思是,虽然有这个本事,但是“先师意”-----了生脱死、生死自在的能耐,梦都没有梦见呢,因为这个只是功夫,而不是正果。但即使是功夫,你们想用这个办法离开人世,还差得远。


也有人好表观,急着要“白玉观音”,就把眼睛愣翻上去,这也叫“白玉观音”,有高血压的“观音”。功夫不到,勉强做血压一下就上来了,受不了了,所以修道还是要道法自然。

“七支坐”里面,眼睛一垂帘、二平视、三返观、四敛神。返观,功夫深了,自然观得长久,道书中说“久视才能长生”。返观什么意思?我们想背后、观内在,神光内敛,这就叫返观敛神,这是得长寿的不二法门。


《五十二家解》中有一句话:“自古千佛万佛无不是顶天立地,鼻拉直,眼拉横,两眼看两眼。”大家可以来体会一下:鼻拉直,就是下巴微收,鼻子不前翘,呈一条竖的线。眼拉横,就是眼睛平视,呈一条横的线,这个就是面部“十字架”。所以你看,基督教也好、也好,都有这个,有个十字架,一进教堂就有十字架,所以叫鼻拉直,眼拉横。要轻柔地展开,不能太用力。


这好懂。那么修行界多年来争论的是什么呢?就最后一句“两眼看两眼”。能看的“两眼”是一双眼睛,这个好懂,但是眼睛看的“两眼”是什么?就有人出来忽悠了,说是肚脐眼、腰眼啦,这不对,相当于妈妈告诉孩子说“你是从我胳肢窝里边生出来的”。诸佛的眼睛看什么眼?这一点始终是保密的。真懂密宗的人就知道,诸佛看住的这两个眼,其实就是密处的两个,是“无漏”的。诸佛内视,返观内照,就是这么两眼看两眼的。


当然,大家听了哈哈大笑,觉得这怎么可能。大家笑,不过就是觉得上面两眼尊贵,下面两眼下贱。这谁规定的?这是自然本原吗?不过就是人的观念。人的这观念哪,最靠不住,佛家叫妄念,如果没有下面这两眼排泄,哪个人活得下去?


《道德经》开篇是“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后来又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他什么意思呢?上等根器的人闻道,他就很认真地去学、去练。中等根器的人闻道,半信半疑、若存若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下等根器的人闻道,一听就哈哈大笑。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层次的人不笑的话,那就不是“道”了。庄子讲“道在屎溺”,庄子是最了解老子的,这是庄子说的。


所以人们为什么一听(下面两眼)就要“大笑之”呢?当然,佛菩萨要看下面两眼,这能不“大笑之”吗?如果不笑了,这倒不是真道了,所以老子就点明这个。不过一定有人会站出来大骂我在胡说,侮蔑佛祖,罪过!罪过!


《庄子》里,还有这样一段记载:”它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这段是说,孔夫子一听他的徒弟颜回做到“坐忘”的程度了,这个不简单啊,似乎得道了啊,于是“蹴然”。古人都是跪着坐的,屁股落在脚跟上,这个时候孔子赶紧直起上半身问:“何谓坐忘?”坐忘就是打坐达到了“忘我的程度”。颜回用这个词形容自己的感受,孔子是过来人,一听这个有意思啊,赶紧问,颜回就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孔子一听,真得道了啊,于是给颜回印证说:“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当老师的说:颜回啊,你“同于大通”了,天人合一了,无是非善恶的对立了,很清楚地了解造化的变化无常了,果真如此圣贤啊!颜回啊,这一回你是真得道了,我也只好跟在你的后面向你学习了。




这是庄子讲的孔子和颜回师徒俩修道的对话,庄子是得道的,老子是得道的,人家孔子和颜回也是得道的。所以,真要了解儒家,就得好好修道,因为古人是儒道不分的,真要把握儒家的“仁”悟通才行。.“仁”不单是仁爱的意思,也是果仁的仁,仁是核心,人事的核心是什么,请大家悟。那么,颜回这个时候请教老师,事实上他已经在修“无为法”了,这个时候只能报告自己的心得,由老师来印证,没法抓着个具体的方法修了,所以孔子也只能给他印证,没办法具体教他了。真实身体力行实证修道的人,才有可能真正明白这些圣贤的真意啊,只是看看书本就能真懂?我看不是。内行就知道,看《道德经》之前最好先看《庄子》。看《论语》《易传》之前,最好先看《孟子》。为什么呢?我们悟还不够啊,只好先从容易一点的地方下手。庄子这一段既说道也论儒,我们现在知道“坐忘”,就是我们修道的时候,要“堕肢体”,身体要松,要虚,真正炼精化气合格了,几乎没有身体的感觉。这是身体的,要放松,精神上要“黜聪明”,就是放逐那点小聪明,别在妄想里面打转,这样才能“离形去知”,而后“同于大通”,就能够跟宇宙大通合一,“同于大通”了,也就是得道了。这里的“大通”就是宇宙天地间能动的那个本体啊。


“黜聪明”,“离形去知”,讲得多精彩啊,不愧是“贤哉回也”,连老师孔圣人都很佩服。这说明,修道跟我们求学问不一样,求学问的人是“为学日益”,知道得越广博越好,而修道呢,“为道日损”,并且“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是老子《道德经》里讲的。你要“坐忘”,修道的人得舍,得把自我的东西一点点丢掉。甚至修功夫,功夫的高低也看你舍掉了多少,所以“为道日损”,它跟求学问是不一样的。这个人学问大,不等于得道了,这是两码事。修道是要讲功夫的,不是嘴巴讲讲,玩虚的,所以要真正“黜聪明”。我们常常自以为聪明,黜就是黜弃,我们那点小聪明还是靠边站吧,别以为自个儿很聪明。修道的人就要去掉聪明劲,要“离形去知”,把你的那些“知识”,让你那些自以为是的东西靠边站,别老记着自己了不起。你懂得多,那连功夫都练不成,更不用说得道。你是大官也好,将军也好,一介平民也好,只有“离形去知”,你才能修到与宇宙大地间的白大道相同,“同于大通”。这是孔子给颜回印证“坐忘”。在《庄子》《大宗师》里面,后世的儒家养气,修道修到“大宗师”的大儒,就能达到这个程度。


因为“为道日损”,要“离形去知”,所以修道的人要恬淡虚无。诸葛亮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修道的人要淡泊宁静,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更要舍掉自我的聪明啊,功利啊。自我的执着舍弃得越多的时候,也就是修道的功夫越高的时候,“损之又损,以至之无为”,那就是真正修大道了。


回过来继续讲“七支坐”。我们要学习“自古千佛万佛”,要“鼻拉直”,下巴这么微收,鼻子好像和肚脐有一根线,把它轻轻拉直。修道,鼻子有大用处,鼻子的鼻尖在修道的时候叫“鼻准”。这是什么意思呢?修道的时候,这是一个保险装置,鼻尖是一个保险器。为什么?因为我们一开始修道,许多人总是喜欢守上丹田,尤其是不少出家的和尚。和尚是一开始修行就练“性功”,也教人家守上丹田,甚至有人胡说这是什么“上玄关”。功夫不到,一守上丹田,血压就升高。除非你是低血压,否则这么修行要头晕胸闷的,会心烦练不下去。


那么正确的修法,是先从“海底”开始,当我们功夫已经到了“精满气足”、阴窍颤动的时候,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会产生“先天一气”,这时候才能补脑。这时候,才需要我们改守上丹田。但守上丹田之前,先守鼻准。为什么呢?你意守鼻准,鼻梁会自动产生一线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自动帮助我们用意,不需要我们有意。这么修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防止高血压,防止脑充血,这时候鼻子是一个保护装置,叫“鼻准”,也是诸佛“鼻拉直”的目的。所以现在出家的师父要注意,这个时代高血压、心脑血管方面的毛病这么多,要传法指导众生,自己一定要用心修行,见地要高明,懂得人体的道理,才好传法度生。


谈到鼻子,密宗里还有一种方法,叫做“九节佛风法”,也是通过鼻子来练呼吸。人的两只鼻孔是不一样的,男的是右边鼻孔构造精细,所以“九节佛风法”里用它来吸气。女的是左鼻孔精致,所以用左鼻吸气,右鼻吐气,这是密宗用的方法。


那么“七支坐”里,“手一支”手部的要求是什么呢?我们只知道“合十”,这是显宗的手势。佛道两门的修行都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都是要人来修,人体都是一样。


密宗里叫“结印”,这个最常用的手印,叫弥陀印,就是阿弥陀佛的手印。阿弥陀佛的手印有九品,我们练着练着就会自动变化。它最初用的手印就是这样,右手的中指对着左手的掌心,然后两大拇指形成一个圆,可以挨着,也可以分开,这个一看就知道,是弥陀印。电影里那个一休和尚,他结的就是弥陀印。第二品就是阿弥陀佛的定印了。当他入定的时候,他的手就变成一个方块样的,是这样的姿势,仍然是中指要对着掌心,然后这样。




观世音菩萨的手印有三品,一品是这样,右手在外面,形成花篮的形状,这个右指压着左指合起来,右小指再压,然后一个一个的这样形成一个花篮。这个叫“九品莲花印”,右手大拇指压住左手的大拇,形成九个瓣,下面合住,这是观世音菩萨的第二个手印。


密宗里不同的佛菩萨,对应不同的修行状况,而手印则相当于他们的另一个名字,所以在密宗里不同的人会不同的手印。修行人要接他们的信息,就要先选定“本尊”,然后结相应的印,念相应的名号或者咒语。我们修道的人,把结手印叫“掐诀”,一般掐的诀叫“太极阴阳手”。为什么要这么掐诀呢?这样一来人是虚腋的,两肩撑开。不能这么放,这么放会影响呼吸。掐好“太极阴阳手”的诀,然后放在腿上开始修炼。


到白云观去看,那些得道的“真人”,供的真人像,比如三清,太清、上清、玉清,他们掐的诀都是“子午诀”。为什么叫“子午诀”?因为左手无名指的指根这个地方,叫子,中指尖这个是午,所以真人们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掐住左手的子位,然后左手拇指掐右手中指尖,然后翻过来放在腿上,这个叫“子午诀”,道家真人“手一支”都是这个掐法。


“子午诀”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作用是“镇惊辟邪”。一旦修行人受惊,手就自动地掐紧了,这一掐紧,就能够保护我们人的中枢神经,所以这是一个保护装置。


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制幻”,掐住这个诀幻觉不容易出现。我们修道的时候,美女来了,亭台楼阁来了,什么狐狸精啊都来了,掐住这个地方能镇惊辟邪,幻觉就没那么容易出现了。修道是容易受惊受邪的,比如你在修炼,风一吹,楼上的马桶掉下来了,这叫“惊功”。这时候怎么办?你就用手指头梳头,拼命地梳头,同时呼气,如果惊吓得太厉害,单靠梳头还不解决问题,这个相当于小孩子“惊风”了,怎么办呢?洗热水澡,出一身汗。打开热水,慢慢洗,出一身大汗,这个可以缓解,这是防惊。


那么修炼的时候最好就掐诀,先不用掐紧,一受惊,它会自动掐紧。另外修炼的时候,屋里最好不要有猫呀狗呀的。你一打坐,猫狗都往你身上蹿,有时候也挺吓人,所以修炼的屋里头,不要放狗、放猫。要是住平房,等你打完坐一睁眼,你就会发现,玻璃窗外,或者屋顶上,准有猫在那儿趴着。这些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因为它们感觉到你在这儿有好东西,气场好,结果都来了,比人还有诚意。但万一猫“哇”一声大叫,也很吓人,所以“手一支”的要求就是要掐诀或者结印。


那么,肘部的要求是什么呢?首先要“沉肩坠肘”。怎么坠肘?像修行中要“两手抱球”,但不能这么抱,要坠肘,这就有气场了。抱的这个球直径最好别超过三拳,不能这么抱,这么抱气就断了,要在三拳之内才好。要松肩,做抱球的姿势,先往下沉一下。沉肩坠肘两手抱球。


看钳工,他拿板锉锉一块方铁的时候,他左腿弓,右腿绷,得这么锉。锻工抡大锤打铁的时候,是坠肘的,不能这样,一这样气就断了,他肯定干不了几下,就得大喘气。所以,肘要坠,肩要沉。其次,腕要提。手部的手腕是提劲儿的,这个叫“坐腕”。坐腕指要扣,指根要塌,手心要空,虎口要圆。颐和园门口的铜狮子,公狮子用爪子玩一个绣球,它要一用力,这个绣球就破了,它不用力,这个绣球就滚。母狮子按着一个小狮子,它一用力,这个小狮子就受伤了,它不用力,这个小狮子就溜了。这个就是修道中所说的坐腕----就是指尖扣,指根塌,手心空,虎口圆。这都是秘诀,这是对“手一支”的要求。


那么“脚一支”、“腿一支”的要求是什么?修道要排病气,这时候对脚的要求是这样的:首先,要脚掌内扣。脚掌这么一内扣,自然会敛臀、提气裹裆、臀胯自圆,同时会有一股气包围。所以脚要跟肩一样宽,然后脚内扣,这个很重要。脚内扣要有空的感觉,脚的中心空,人的病气才能不断地排出去。人体排病气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脚心,一个是腋窝。感觉脚入地三尺,病气就下沉了。另外,我们平常都站成八字,力量压在外侧,内侧通不过去,肾经走内侧,因而肾气不通。所以修道不能站八字,要平直站,与肩同宽,走路也不能往外撇着脚走,修道人走路要直走,别走八字,平时如看到有人走路八字脚,此人老年必孤独。


其次,是脚趾分开。这么一站,好像每一个脚趾是张开的,其实你穿着鞋怎么能完全张得开?但是感觉是张开的。站桩就这样站,最好盘坐时也一样,好像自己坐在高凳上,让膝盖与脚尖垂直,不能膝盖超过脚尖。还要想象有块白布,把你的档都包起来了,就是我刚才讲的,提气裹裆。站的时侯,微微前倾一点,提一下脚腕,脚腕就提起来了。这样久而久之,站出功夫以后,别人踢也踢不动,这就有些意思了。


所以“腿一支”的要求有四点:

  • 档要圆。

  • 坐不实。就要想着要站起来的样子。

  • 脚心内扣。

  • 脚平吸。


站着练的时候,如果老意想下面,会拉稀,这叫“肾水太过”,就是肾水下沉了。如果站得牙疼,或者长疮上火,眼睛有问题了,这叫“心火上头”,这是意守的位置太高了,所以修道要把握平衡,平衡最难。




我们讲“七支坐”,已经讲完了眼一支、口一支、手一支、脚一支、腰一支,大家现在知道了,腰要挺直起来,任何时候腰要保持正直,身正为养生第一法。现在比较难的,就是颈与肩,颈一支、肩一支最难。


脖子要松,下巴要内收,头要顶。为什么下巴要内收呢?为什么脖子要松?因为下巴一内收,我们脑后的玉枕窍就开了。玉枕窍是我们的上丹田窍相对的地方,在脑后叫玉枕窍,它实际上是人的延髓所在地,它平时是关着的。玉枕窍是特别窄的,所以又称之为”关”。那么开它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让它平展。我们平常人颈一紧、头一仰,脑后玉枕就关闭了。现在我们一收下巴,头轻顶,脑后就平展了,这个叫“开玉枕”。玉枕窍又叫“神窍”,它是“出神”的地方,所以在夜里,你要这么一开玉枕,有眼通的人就能看见你放光了。庙里头、教堂里头我们看佛像、神像,它们的脑后有个光圈,基督教叫“圣光”,叫“觉明”。开玉枕窍要收下巴,可是你一收下巴,脖子紧了,这不行,脖子还不许紧,这就是“颈一支”的难处。


另外,我们人体有任督二脉。前面的脉就是任脉,“任”就是生孩子的“妊”的意思,督脉就是总督阳脉,任脉是总任所有阴脉,这是两条非常重要的气脉。相比较而言,督脉不好打通,任脉好打通,尤其是女人容易打通。那么通的方法是什么?就是收额藏颔,而且脖子不能僵,轻轻地、一点点地动,好像夹着一个乒乓球在脖子下。有这个动作以后,你就有一种似尿非尿的感觉,这就是任脉打通了。


脑后这个位置叫玉枕,是最难通的关。修道的人知道,人背后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尾闾是最好通的,所以形容它为鹿车,跑得快。形容夹脊为羊车,比较慢,比鹿车慢一点。最难通过的就是玉枕关,就是这个地方,这里面是延髓,非常狭窄,不容易通过,于是古人就叫它“牛车”,意思是最慢、最难、最负重。《六祖坛经》里面,六祖说“常驭白牛车”,什么叫“常驭白牛车”呢?因为玉枕窍不容易通过,所以修道人在没有通过督脉,过不去的时候,就想象有一条带子绷在脑门上,拉着一辆牛车爬坡,这一爬坡,玉枕窍就通了,这就是窍门。为什么叫白牛车,黑牛车不行吗?白指的是西方庚辛金,在正统道家来看,人体的背后就叫西方,五行属金,人体正面五行属木,所以通玉枕是从后面用带子拉着牛车爬坡,所以修到这里的人,往前一感觉,往前一拉,牛车就上去了,所以叫“常驭白牛车”,这是通关通玉枕的,这也是窍门。而后修道的人就出现“神光”了,外国人叫“人体辉光”,它的奥妙是你打开了玉枕窍,所以要收颔藏颔,后脑平了,玉枕也就开通了。四面放光的感觉,很妙。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而修道的人应当读《西游原旨》,这是王重阳“全真七子”中的邱长春邱真人写的。里面讲到,观世音菩萨给了唐三藏三个紧箍咒。那么菩萨为什么给他紧传箍咒呢?是怕孙悟空捣乱,孙悟空是什么?孙悟空是“心猿”,就是佛家讲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里边的“意”,就是人的胡思乱想,所以孙悟空一个跟头就到西天了,我们一想纽约就到纽约了,一想月球就登月了。人的第六识没有修成正果的时候,就是胡思乱想。人胡思乱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大部分时间不过是个“性”,性欲的性。所以“心猿”孙悟空手里拿着个金箍棒,金箍棒是什么?原先叫“定海神针”。这枚针平时藏于海底,定住“东海”,一旦被孙悟空拿走,那就要它大就大,要它硬就硬,要它软就软,这都什么意思啊?男人的男根,平时缩在下阴(下阴可也叫“海底”啊,密宗叫“海底轮”,这是海的“底”,前后联系,其实就是“东海的底”),这“神针”在东海的底定住东海,可不就是“定海神针”吗!为什么定住“东海”而不是“西海”?因为太阳东升,东方主生气,生生不已,所以此“东海”又叫“气海”,储存“生气”的海嘛,就这么简单。然后孙悟空来了,人开始胡思乱想了,一想就想到性,于是“神针”就成“如意金箍棒”了。“如意”是大小软硬变化多端,“金箍”不过就是一圈包皮箍着。那么孙悟空不用它的时候怎么办?道书《西游原旨》说是“藏在耳朵里”了,肾开窍于耳,不过就是放到肾窍里。


现在明白了,长春真人邱处机写的《西游原旨》其实全是写怎么修道的,但没有人给你们讲明白,你们只好当神怪小说看。即使讲明了,你们又“哈哈哈”-----“下士闻道,大笑之”。学心理学的人知道,有个叫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类的潜意识、无意识总是离不开“性”,他一说就”科学”得不行了,其实我们的古人早知道人性是这样。


那么人的意识,心猿孙悟空总往“性欲”这里跑,总要玩耍金箍棒,怎么办呢?观世音菩萨通过唐僧给他戴了一个紧箍咒。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条箍子在头上这么一紧,人是不是有头皮一张、两眉展开的感觉?如果这条紧箍咒越来越紧,人的头皮越来越张开,就能克服修道人的胡思乱想,这个就是修道的一个秘诀,就叫“展慧中”。慧中一展,胡思乱想就停住了,这就是奥妙,这就是降伏胡思乱想的办法。修道的时候胡思乱想怎么办?不要紧,抬头皮把头皮张开,别使劲,微微的,然后眉开嘴笑,展开“慧中”,一展开“慧中”,你的胡思乱想就断了。


前面收颔藏颔开玉枕窍,也就是开神窍。这个办法是开上丹田窍,也叫开意窍,也叫“展慧中”,也就是展眉开颜,一展慧中,就把上丹田窍打开了。“展慧中”,眉开了,嘴自然是笑口常开。佛像是面带慈祥的,如果佛像闭紧了嘴可就不是面带慈祥了,所以修行人嘴不能紧闭,嘴要微张。除非你在“升阳火采药”的时候,要紧闭。嘴微张,牙轻扣,舌要卷,听耳韵。耳朵叫“听耳韵”,实际上就是返听,好像在听耳内的韵律。


在长春真人邱处机写的《西游原旨》里,观世音菩萨当时送给唐三藏三个紧箍咒,不是一个,但是《西游记》为了简化它,就只剩一个紧箍咒了。那么修道的人,这三个紧箍咒的用处在哪儿?第一个是“展慧中”,第二个是“展肩膀”,第三个紧箍咒用在胯上。


所以修炼的时候,修道人的身体就形成这样一个形状,背张开来像弓,这是弦。我们平时的脊背中间有条沟,这么一戴紧箍咒,这么一合手,背是平的,夹脊窍也就开了。肩戴紧箍咒,展开夹脊窍,感觉自己的背宽了,背圆了,背张开了。修炼的时候,一颔首,玉枕接通。夹脊也要通啊,气才能通过,否则它过不去啊。


这是肩一支。实际上还有胯一支,也得戴紧箍咒,这叫“敛臀”。这是第三个紧箍咒,带胯、上敛臀、挽胯。


好了今天的内容有些多,先慢慢消化,记得时时卷舌生津啊,塔塔村的亲们。





关键词回复:


禅宗▏外星人▏中医 ▏心灵 ▏冷姿势 ▏昆达素



耳语


无条件爱,自由意志

不要跟随我,我可能不会带领你。

不要带领我,我可能不会跟随你。

但你可以像兄弟般,与我并肩前行。



健康

????

昆达素

健康信仰,精神粒子!

我们的微信号:Lifeoftara

昆达素网站:www.quantagreen.co

美国工厂:http://capteksoftgel.com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了解昆达素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