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简介】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介绍

2022-06-25 15:37:30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前身为“近代汉语研究室”,成立于1977年,2002年更名为“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


近代汉语研究室时期(1977-2002)

为了改变汉语史研究中重两头轻中间的局面,加强唐五代以后汉语口语的研究,1977年经吕叔湘先生提议,语言研究所成立近代汉语研究室,人员由原现代汉语研究室的刘坚、范方莲,古代汉语研究室的周定一、杨耐思、廖珣英、蓝立蓂、钟兆华等组成,周定一先生任室主任。此后,江蓝生(1981年)、白维国(1981年)、曹广顺(1985年)、张惠英(后调出)、张渭毅(后调出)、吴福祥(1995年)、赵长才(2000年)、祖生利(2000年)、李明(2001年)等先后加入。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相继担任近代汉语研究室主任。


近代汉语研究室成立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唐五代至清代汉语的历时演变,兼及相关白话文献的研究与整理。截至2002年,本室学者在近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研究及文献语料的研究整理等方面均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吕叔湘、刘坚、江蓝生、曹广顺、吴福祥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周定一、白维国的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杨耐思的近代汉语语音研究,刘坚、蓝立蓂等的近代汉语白话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奠定了我国近代汉语学科的坚实基础,引领了学科研究的方向,所发表的大量成果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海内外同仁所广泛称引。如:


语法方面:吕叔湘著、江蓝生补《近代汉语指代词》(学林出版社,1985),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1992),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1995),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1996),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2000)等。


词汇方面:周定一、钟兆华、白维国《红楼梦语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语文出版社,1988),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白维国《词典》(中华书局,2000)。


语音方面: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近代汉语音论》(商务印书馆,1997)。


文献整理方面:刘坚《近代汉语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古代白话文献选读》(商务印书馆,1999),刘坚、蒋绍愚主编,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参与编校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资料汇编》(唐代卷、宋代卷、元明卷,商务印书馆,1990、1992、1995),蓝立蓂《刘知远诸宫调校注》(巴蜀书社,1989),廖珣英《刘知远诸宫调校注》(中华书局,1993),等等。


译著:江蓝生、白维国翻译出版了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的《汉语史通考》(重庆出版社,1991)、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香坂顺一《白话语汇研究》(中华书局,1997)。


此外,当年已经退休的学者近年来相继出版了《汇校详注关汉卿集》(蓝立蓂校著,中华书局,2006)、《〈全宋词〉语言词典》(廖珣英编,中华书局,2007)、《白话小说语言词典》(白维国主编,商务印书馆,2011)、《近代汉语虚词词典》(钟兆华编著,商务印书馆,2015)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早在1996年,由江蓝生、白维国先生主持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近代汉语词典”(由于工作的变动,词典编写工作主要由白维国负责),经过二十年的辛勤耕耘,成果最终结晶为四卷本的《近代汉语词典》(白维国主编,江蓝生、汪维辉副主编),2015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项目与奖励


a) 项目


刘坚、曹广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1996),鉴定等级:免鉴定。

吴福祥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唐五代语法研究”(2000),鉴定等级为优秀。

江蓝生、曹广顺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A类项目“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2001),鉴定等级为优秀。


b) 获奖


刘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

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获首届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三等奖。

江蓝生《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底”的由来》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近代汉语探源》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曹广顺《试论汉语动态助词的形成过程》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祖堂集中的“底”“却”“着”》等系列论文获王力语言学三等奖、《近代汉语助词》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

吴福祥《敦煌变文语法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科研成果三等奖。

祖生利获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青年学者奖”(YSA,2001年)。


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时期(2002至今)


2002年,为优化学科的结构和资源配置,进一步强化学科在汉语历史语法、词汇研究方面的优势地位,“近代汉语研究室”更名为“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曹广顺任室主任,吴福祥任副主任。现任室主任吴福祥,副主任杨永龙。现有在职人员7人:吴福祥、杨永龙、赵长才、祖生利、李明、姜南、陈丹丹。


与此同时,语言所以我室为依托,整合本所其他研究室的部分相关力量,申报并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历史语法与词汇学”学科,学科负责人为曹广顺研究员,学术带头人有江蓝生、曹广顺、吴福祥。


2016年中国社科院实施登峰计划,历史语法词汇学学科再次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重点学科。目前本学科负责人为吴福祥研究员,学术带头人有江蓝生、吴福祥、杨永龙,成员除本室研究人员以外,还包括《中国语文》编辑部和词典编辑室部分学者,共有从事历史语法和词汇研究的学者11人,其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1人(江蓝生);研究员6人(江蓝生、吴福祥、杨永龙、赵长才、祖生利、李明),副研究员3人(陈丽、张定、姜南),助理研究员2人(陈丹丹、孙志阳);其中博士后合作导师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人。


2003年以来本室在汉语语法史研究、语法化和语义演变研究、语言接触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创办了专业学术辑刊《历史语言学研究》,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广泛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1)主要研究成果

专书与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


a) 组织编写了近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丛书,先后在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室学者的成果包括曹广顺等《〈祖堂集〉语法研究》,吴福祥《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和《〈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杨永龙、江蓝生《〈刘知远诸宫调〉语法研究》、祖生利等《〈元典章·刑部〉语法研究》等。


b) 在断代汉语语法研究方面出版了曹广顺、遇笑容《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巴蜀书社,2006),祖生利等《元代汉语语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c) 与北京大学汉语言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了《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蒋绍愚、曹广顺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


d) 由吴福祥主编,本室人员参与编写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重点教材《近代汉语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语法化与汉语历史语义演变研究


a) 在语法化理论探索和汉语语法化现象的具体研究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吴福祥多年来致力于语法化理论的探索,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当代语言学》2003年第4期)、《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共相与殊相》(《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中国语文》2005年第6期)。江蓝生、吴福祥、杨永龙都出版了与语法化相关的论文集,如:江蓝生《近代汉语研究新论》(商务印书馆2008)和《汉语语法化的诱因与路径》(学林出版社,2017),吴福祥《语法化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和《语法化与语义图》(学林出版社,2017),杨永龙《实词虚化与结构式的语法化》(学林出版社,2017)等。


b) 历史语义研究方面同样在国内处于前沿地位。相关成果主要有吴福祥《汉语方所词语“后”的语义演变》(《中国语文》2007年第6期)、《多功能语素与语义图模型》(《语言研究》2011年第1期)等,杨永龙《从稳紧义形容词到持续体助词》(《中国语文》2005年第5期)等。李明近年来在语义演变研究方面着力尤多,发表了《汉语表必要的情态词的两条主观化路线》(《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十二辑)、《试谈语言中的主体性和主观性》(《语言学论丛》第五十一辑)等,出版了《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商务印书馆,2016)。此外,本学科成员张定也发表了一系列与语义图相关的论著。

汉语史上的语言接触问题研究


a) 现阶段有关汉语史上语言接触问题的研究,以中古汉译和元白话这两个方面最为集中。本室在中古译经与梵汉对勘研究和元白话与阿尔泰语言接触研究的主要成果有:江蓝生《语言接触与元明时期的特殊判断句》(《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八辑,2003年);祖生利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如《元代直译体文献中的原因后置词“上/上头”》(《语言研究》2004第1期)、《元代的蒙式汉语及其时体范畴的表达——以直译体文献的研究为中心》(《当代语言学》2007年第1期)、《试论元代的“汉儿言语”》(《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二辑,2009年)等。此外曹广顺等《再谈中古汉语处置式》(《中国语文》2005年第4期》,曹广顺、陈丹丹《元白话特殊语言现象再研究》(《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二辑,2009年),赵长才《中古汉译中的后置词“所”和“边”》(《中国语文》2009年第5期)、《中古译经“或X”双音词的用法及演变过程》(《中国语文》2013年第3期),姜南《基于梵汉对勘的法华经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等。


近年来也开始注重清代满汉语言接触研究,如祖生利《清代旗人汉语的满语干扰特征初探——以〈清文启蒙〉等三种兼汉满语会话教材为研究的中心》(《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2013年)以清代中期三种重要的兼汉满语会话教材为研究对象,系统考查了其汉语会话部分所呈现的满语的干扰特征。


b) 汉语史上跨时代的语言接触问题研究方面,相关成果主要有:曹广顺等《中古译经、元白话语法研究与语言接触》(《汉语史学报》第十辑,2010年)、《变与不变——汉语史中语言接触引发语法改变的一些问题》(《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八辑,2014年),杨永龙《目的构式“VP去”与SOV语序的关联》(《中国语文》2012年第6期)、《从语序类型的角度重新审视“X+相似\似\也似”的来源》(《中国语文》2014年第4期)。


语言接触理论与正在发生的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


a) 吴福祥近年来关注语言接触问题,发表了《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民族语文》2007年第2期)、《语言接触与语义复制——关于接触引发的语义演变》(《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等论文探索语言接触理论,同时着力于南方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南方语言正反复问句的来源》(《民族语文》2008年第1期)、《从“得”义动词到补语标记 —东南亚语言的一种语法化区域》(《中国语文》2009年第3期)、《南方民族语言关系小句结构式语序的演变和变异》(《语言研究》2009年第3期)、《东南亚语言“居住”义语素的多功能模式及语法化路径》(《民族语文》2010年第6期)等。


b) 杨永龙近年来致力于西北地区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研究,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历史语法视角下的甘沟话语法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青海民和甘沟话的多功能格标记“哈”》(《方言》2014年第3期)、《青海甘沟话的反身领属标记“囊”——“转用导致的干扰”的个案研究》(《语言研究》2015年第3期)、《青海民和甘沟话的格标记系统》(《民族语文》2016年第5期)等。


(2)辑刊、论文集

a) 创办了学术刊物《历史语言学研究》,每年一辑,商务印书馆出版,已出版至十一辑,该刊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平台,吸引国内外学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展开对热点问题的讨论。


b) 在语法化会议的基础上编辑出版《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吴福祥主编,两年一集,商务印书馆出版,已出版七辑)。


c) 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个人论文集,如江蓝生《近代汉语研究新论》(商务印书馆,2008)、《汉语词汇语法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曹广顺等,《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巴蜀书社2006);吴福祥《语法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吴福祥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杨永龙《汉语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等。


d) 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专题论文集,如吴福祥主编《山高水长——丁邦新先生七稚寿庆论文集》(合编,台湾中研院,2006)、《汉语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境外汉语历史语法研究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语言的演变和变异》(中西书局,2013)等,曹广顺、祖生利等主编《汉语史上的语言接触问题研究》(语文出版社,2010),曹广顺等主编《北方汉语中的语言接触:历时与共时研究》(Languages in Contact in North China: Historical and Synchronic Studies, 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PARIS, 2015),杨永龙、赵长才等主编《汉语时体的历时研究》(语文出版社,2009)等。

(3)学术交流与学术会议

本室积极推动开展学术活动,参与组织全国性的学术会议,组织小型国际专题研讨会。学科成员都有出国访问或进修的经历,同时,也邀请欧美等国外专家和港台、内地著名学者来语言所访问、讲学。如2006年邀请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语法化研究学者Elizabeth Closs Traugott教授来访,举办了系列讲座,对国外语法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发展的趋势都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多次与法国国家研究中心东亚语言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东亚系进行合作研究,举办学术会议。这些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科组成员的视野,使本室的研究方向、理论方法更符合目前学术界研究的趋势,同时也使得国内外学者对本室的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还定期主办全国性的“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1985年起,已举办17届),“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2001年起,已举办8届)、“汉语史中的语言接触问题专题研讨会”(2005年起,已举办7届)、“汉语史与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接触问题研讨会”(2012年起,已举办3届)、“汉语历史词汇与语义演变学术研讨会”(2008年起,已举办4届)以及“历时语言学研究高端论坛”、“汉语语法史研究高端论坛”等专题研讨会,很好地发挥了自身在国内学界学术排头兵的作用,有力推动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4) 项目与奖励


a) 已经完成并结项的项目


杨永龙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汉语虚词研究”(2003),鉴定等级为优秀。


赵长才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古译经专书语法研究”(2004),鉴定等级为优秀。


祖生利、周磊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汉语同阿儿泰语语言接触的历时与共时研究”(2008),鉴定等级为优秀。


吴福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侗台语中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与变异”(2009),鉴定等级为优秀。


李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2015),著作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江蓝生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A类项目“现代汉语大词典”(2005),鉴定等级为优秀。


赵长才主持的“中文辞书编纂基本资源库”(2009),鉴定等级为优秀。


杨永龙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近代汉语语法研究”(2006),鉴定等级为优秀。


吴福祥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境内壮侗语中的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2008),鉴定等级为优秀。


b) 正在进行的项目


曹广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2011)。


吴福祥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2014)。


杨永龙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2014)。


杨永龙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历史语法视角下的青海甘沟话语法研究”(2014)。


吴福祥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基于语法化与语言接触的汉语句法语义演变研究”。


杨永龙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汉语语法史研究”。


c) 获奖


杨永龙《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等论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


祖生利的论文《元代的蒙式汉语及其时体范畴的表达》等论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一等奖。


李明《从言语到言语行为》等论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一等奖。


姜南《基于梵汉对勘的〈法华经〉语法研究》获首届罗常培语言学奖二等奖,纪念李方桂先生语言学论著奖特优奖。


本室将继续秉承注重语言事实、立足汉语实际的学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努力追踪普通语言学的学术前沿,积极借鉴国外语言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描写与解释并重,探源与析流共举,内部演变和外部影响兼顾,不断深化研究的内容,扩大研究的领域,争取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语言学研究,特别是在语法化和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研究等方面,作出中国语言学家应有的贡献。

历史语言学研究二室部分成员合影,左起:陈丹丹、祖生利、杨永龙、吴福祥、赵长才、李明


相关阅读

且读且思,且思且行 ——漫谈我的治学之道

追回流失的岁月——江蓝生研究员学术自传

如果我能再活一次

吴福祥研究员访谈(上)

吴福祥研究员访谈(下)

敢将望帝唇边血 化作霞篇彩墨池——记白维国研究员

《近代汉语词典》介绍

《〈近代汉语词典〉序言》后记

《近代汉语词典》前言

【书刊评介】廿年磨一剑  名师出精品 ——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评介

第十七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漳州召开

“汉语语法史高端论坛(2016)”在河南师范大学召开

汉语语法史研究高端论坛(2017)在杭州举行

关于《汉语助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

江蓝生、吴福祥、杨永龙出版语法化新著

《青海民和甘沟话的格标记系统》摘要


>>> 语言所网络信息化工作室编辑

今日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长按指纹,识别加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