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理论】散文:在场主义小词典

2022-08-13 15:59:13


●在场主义

复合名词。中国当代第一个自觉的散文写作流派,正式创立于200838日,由周闻道为首发起,周伦佑负责散文理论建构。在《散文:在场主义宣言》上签名的首批主要成员有:周闻道、马叙、风吹阑叶、朴素、李云、米奇诺娃、杨沐、宋奔、张生全、张利文、沈荣均、周强、郑小琼、赵瑜、唐朝晖、黄海、傅菲、周伦佑等。在场主义以“在场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哲学本体论建构;以“散文性”的在场作为流派的散文本体论建构;以介入——然后在场作为流派的写作方法论建构。在场主义确认:“在场”就是去蔽,就是敞亮,就是本真;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就是敞亮的散文,就是本真的散文。在场主义在致力于流派建设的同时,还自觉地肩负起了廓清中国散文的天空,为中国散文立论和立法(法则-尺度)的历史使命。可替换词:在场散文。

●在场散文

状态名词。特指当代文学中的在场主义散文写作及其文本呈现。“在场散文”视“在场”为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主张“面向事物本身”,强调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认为散文写作“在场”的唯一路径是介入,介入就是“去蔽”、“揭示”和“展现”。“在场散文”所主张的介入包括:对作家主体的介入,对当下现实的介入,对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介入。认为只有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介入,才能去除那些自称为真理的谎言、去除那些制度化语言、意识形态用语、公众意见对作家心灵的遮蔽、对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遮蔽、对当下现实的“真实”与“真相”的遮蔽,使散文之笔直接进入事物内部,与世界的原初经验接触,并通过本真语言呈现出来。在此意义上可以确认:“在场”就是去蔽,就是敞亮,就是本真;“在场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就是敞亮的散文,就是本真的散文。可替换词:在场主义散文。

●在场性 (Anwesenheit)

状态名词。“在场性” (Anwesenheit)是德语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已逐渐为整个西方当代哲学所接受。在康德那里,“在场性”被理解为“物自体”;在黑格尔那里,指“绝对理念”;在尼采思想中,指“强力意志”;,指“在”、“存在”。到了法语世界,则被笛卡尔翻译为“对象的客观性”。“在场”(Anwesen)即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或歌德所说的“原现象”。翻译过来,相当于我们汉语的“在-不在”的“在”和“有-无”的“有”。更具体地说,“在场”就是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本身”,就是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而“澄明”是通往“在场性”的唯一可能之途——只有“澄明”才能使“在场性”本身的“在场”成为可能。而欲达致“无遮蔽状态”,只有通过“去蔽”、“揭示”和展现。因此,在场主义散文所强调的“在场”和“散文性”追求就是“去蔽”,就是在与黑暗的主动接触和冲突中,通过无遮蔽的敞开,而达至自由之境。无替换词。

●散文性

名词。散文的惟一性或散文的纯粹性,是散文区别于其它文学门类的本质特性。作为散文尺度,包括非主题性(随意),非完整性(片断经验和散漫),非结构性(随机与发散),非体制性(自由表达)四大文体特征。可替换词:散文纯粹性。


●介入

动词。《说文解字》释“介”为:“画也,从八从人,人各有介”;而释“画”为“界”,即划分界限。故而“介”作为名词,含有“界限”的意思;作为动词,含有“划分界限”的意思。《说文解字》释“入”为“内也,象从上俱下”。是说“入”是一个象形字,其字形表示从上向下进入内部。《现代汉语词典》对“介入”的解释是:“插进两者之间进行干预”。综合以上解释,我们可以确认:“介入”作为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逸出了“界限”、“划分界限”、“进入内部”的基本义,而同时具有了“契入”、“进入”、“投入”、“深入”的多重语义。在场主义主张“面向事物本身”,强调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认为散文写作“在场”的唯一路径是介入,介入就是“去蔽”、“揭示”和“展现”。无替换词。


●纯粹的介入

复合动词。由法国新哲学的代表贝尔纳•亨利•列维(Bernard-Henri Lévy)在《萨特的世纪——哲学研究》中阐释的一种“文学介入”观。这种“纯粹介入”观认为,,而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它肯定语言的形而上力量;介入就是“意识到话语的力量”。纯粹的介入是自由的否定性与自由的建构性的统一。介入理论首先是一种批判理论,在否定和摧毁以往的文学观念的同时进行一种理论的建构。这种“纯粹的介入”是写作的介入,文学的介入;,。无替换词。


●介入意识

复合名词。散文写作的去蔽意识。介入就是去除遮蔽。这里的去蔽,首先指向作家主体,通过介入,使作家完成精神与写作立场的转变:从书本转向现实,从逃避转向承担,从天空转向大地,从模仿转向创造,从水转向血,从阅读大师的作品转向阅读自己的生命。然后是当下现实。介入当下现实,就是消除散文写作与现实的隔膜,去除那些自称为真理的谎言对“真实”与“真相”的遮蔽,去除那些制度化语言、意识形态用语、公众意见对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遮蔽,使散文之笔直接进入事物内部,与世界的原初经验接触,并通过本真语言呈现出来。可替换词:去蔽意识。

●精 神

名词。精神即人的自明意识,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对这存在的两极(“生”与“死”)展开的反思与追问。是生命走向死亡之途中的惊喜、颤慄、希望、恐惧、悲悯与关怀。以此为中心,这种自明意识的外延还包括:对个人与亲情关系的意识,对个人与异性关系的意识,对个人与家庭关系的意识,对个人与族群关系的意识,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意识,对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以及最终,对自己与终极存在和终极价值关系的意识。可替换词:人的自明意识。

●散文精神

复合名词。散文精神即作家以散文这种独有的文体形式对人类自由精神的涵养、观照与表达,它包括主体精神与本体精神两部分。先有了作家的主体精神建构,然后才能谈得上散文的本体精神建构。本体是建立在主体之上的。散文作家的主体精神建构包括: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介入的道德勇气、自觉的文体变构意识,以及对散文写作的专注感、自豪感、使命感和价值感。散文的本体精神包括“文统意识”、“文本意识”和“文体意识。”无替换词。

●文体意识

名词。文体意识,即言说方式及文体形式的陌生化意识。在写作时,写作者不再集中关注被表达对象,而更多地倾心于表达的方式与过程,使能指完全独立于所指,“文本的愉悦”压倒语义的传达;而“陌生化”是这个能指王国中唯一通行的法令。无替换词。

●文统意识

名词。依据某种价值尺度而建立起来的文脉系谱,以及对这一文脉传统的体认,继承、批判与重温,经常返回到源头去汲水。无替换词。

●文本意识

名词。散文的本体意识,即对“散文性”的体认与觉悟。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对散文纯粹性的坚信与维护。无替换词。

●变构意识

名词。自觉的文体变构意识。在不损害散文纯粹性的前提下,自觉探索散文写作的多种陌生化技巧与写作可能,以增强散文的可写性与可读性。无替换词。

●散体文

名词。汉语写作中一种不讲究对偶、排比、声律和辞藻的、直言散体的书写语体,基本单元为不押韵、不对偶的散句、散行;相对于讲究对偶、排比、声律的骈俪文。作为一种书写语体,也区别于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和写作文体的散文。可替换词:散语。


●先秦散文

复合名词。一个指鹿为马的虚假命名。对中国散文历史的最大遮蔽。所谓“先秦散文”,按学者们的定义,概指“中国秦代以前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历史阶段”的所有文化典籍,包括:《周易》、《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山海经》)等等。这些文体分类清楚的卜辞体、箴言体、历史记言体、历史记事体、对话论辩体、神话寓言体的中国古代占筮、历史、哲学、伦理学、法哲学、,却被学者们强指为“散文”,使中国散文的历史从此迷雾重重。无替换词。

●广义散文

复合名词。中国新文学早期(1935年),由郁达夫等人从国外引进的文体分类概念——即英语里的prose,用以区别“韵文”(verse),概指“与韵文对立的、没有韵的文章”。按目前国内的划分法,在白话文中,包括:报告文学、杂文、特写、随笔、游记、文论、书评、时事评论、狭义散文、小品文、回忆录、演说辞、书信等等,却又不包括同为“没有韵的文章”的小说、戏剧、文学评论,以及哲学著作、历史著述、人物传记和其他学术论文。在古代,则一直往前覆盖到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史以及二十四史以外的应用文和文史哲。使散文成为身份不明,本质特征难以确认的一种暧昧的文体。造成对散文本体的最大遮蔽。无替换词。

●散文幼稚病

借喻性名词。由于散文本体理论的缺失,散文的本质特性(即散文的惟一性或散文的纯粹性)无法得到确认,致使散文的身份不明,历史不清,而导致散文的定义模糊、批评失范、命名混乱,当代散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价值因而被怀疑。汉语白话散文的发展,虽然已经近百年了(可以说成年了),但白话散文的“文格”还没有发育建全,还处于孩童阶段,所以时常有此等幼稚病的症状表现。无替换词。

●源头性作品

复合名词。指文学史上某一文体最早的发端性作品,它不仅在形式上为后来的写作提供了文体范式,而且在精神上为后来的文学确立了高度。如西方文学中的《荷马史诗》,中国古代散文中的屈原的《渔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刺客列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替换词:开端性作品。

●忧患的汉语

状态名词。与“优雅的汉语”论者相反,“忧患的汉语”观认为,汉语一开始就是一种充满忧患的语言。我们且不说早先的甲骨文中刻写的那些惶惑不安的忧患符号,仅以现存最古老的典籍来看,被誉为六经之首、录存着古汉语原声的《易经》,本身就是一部忧患之书。《易经》64卦、384爻的卦爻辞中,昭示有“凶”、“灾”、“坎”、“险”、“乱”、“讼”、“狱”、“桎梏”等等忧患、预警词语的占到一半以上的篇幅。这充分说明,汉语言的生成史,与华夏民族的生存史一样,一开始就是负载着忧患与苦难的,它与汉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是同一的。无替换词。

●本真语言

复合名词。本真语言即根性语言,作为“散文性”敞亮的显示言说,它是对存在意义的领悟和自语,一经说出便是照亮,对存在之物的第一次命名。它的言说总是崭新意义的带出,而不是对既有意义的重复再现。本真语言构成语言的纯真之域。正是本真语言使世界的“在场”——即存在意义的显现成为可能。无替换词。

●非本真语词

复合名词。相对于本真语言,非本真语词是与存在之根相脱离的悬浮之词,作为一种劣根语词现象,它不是新意义的显示,而是对旧意义的重复:重复性领会,重复性言说——从遮蔽到遮蔽的黑暗!所有那些制度化语言、意识形态用语、公众意见、概念化词语、抽象说教——一切语言的病理学成分皆是它的表现。无替换词。

●现代感应性

名词。“现代感应性”即“文学中的现代性”(moderity in literature),或法语里的“现代性”(modernitē)所指:“现代性体验”。在现代社会工业化、商业化和金融万花筒的挤压、扭曲、抽空的综合效应下,人逐渐丧失了人的本性,而成为非人;同时丧失了自我,成为对自己、对别人来说都是异化了的份子。于是,“孤独感”、“异化感”、“幻灭感”、“荒诞感”、“疏离感”、“隔膜感”油然而生。“现代感应性”的这些主要内容,。可替换词:现代感;文学中的现代性。

●后现代散文

复合名词。指世界当代文学中具有鲜明后现代审美特征的散文随笔作品。从写作风格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文体类型:一是罗兰·巴特随笔的“解读式写作,片断的激情”类型;二是博尔赫斯随笔的“不确定写作,迷宫的玄思”类型;三是罗布-格里耶、纳波科夫随笔的“片断。插入。时空折叠”类型。可替换词:后现代随笔。

●传统修辞手法

复合名词。指以“比喻”和“比拟”为中心修辞格的常见修辞方法。“比喻”的两种副修辞格(明喻、暗喻),通过类比的方式在语言的基本义之外,形成一个比喻义系统;而“比拟”(人拟物、物拟人)不通过喻词(像、如、般、若、似等)就直接使人转化为物,使物直接转化为人,同时使物获得人的属性、使人获得物的属性;“物拟物”则直接使此物转化为彼物,使一物获得多物的特性。此外,常用的传统修辞格还包括“夸张”、“排比”等。可替换词:传统修辞格。

●现代修辞手法

复合名词。指不同于传统修辞格的另一种修辞系统,在现代主义文学中被大量应用,如:“抽象”、“象征”、“通感”、“反逻辑想象”、“主观时空”、“变形”等。这些违背常理的现代修辞方法,挣脱逻辑思维的桎梏,使声音有颜色,颜色有温度,味道有形象,冷暖有重量,从视觉、感觉、听觉、味觉等多方面彻底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以获得写作的陌生化效果。可替换词:现代修辞格。

●文体变构

复合动词。散文性敞亮的基本方式之一。从我们通常的经验来看,“文体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如何构词的问题。某种固有的文体模式,总是和一个时代的文学观念,以及相应的表达方式紧密相关的。一种书写体制的形成,具有极大的超稳定性。写作方式的改变,必然触及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及其僵化的表达方式。因此,每一次文体变构便不能不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战争。一般的文体变构,主要通过五种基本形式来实现,即:通过观念的变构,通过方法的变构,通过风格的变构,通过形式的变构,通过修辞的变构。无替换词。

●文体的疏离

复合动词。文体变构的一种特有形式。指某种边缘性的文体对占主流地位的体制文体的自觉疏离,如历史上,汉代古文对汉代体制文体——汉赋的疏离,唐宋古文对六朝体制文体——骈俪文的疏离,明清古文与小品文对明清体制文体——八股文的疏离等等。无替换词。

●观念变构

复合动词。文体变构的基本形式之一。指通过改变写作观念以变构文体的努力。“写作观念”即一个作家“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与表达方式”,这是一个包括审美方式、想象方式、构词方式和修辞方式在内的复杂系统。强调通过转变“思想观念”以改变写作方法的,被视为文体变构的观念论者。无替换词。

●方法变构

复合动词。文体变构的基本形式之一。指通过改变旧有的写作方法以变构文体的努力。一方面,思想观念常常会决定一个作家的写作方法,另一方面,写作方法往往也会影响一个作家的思想观念。主张通过改变写作方法——即“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与表达方式”以变构文体的,被视为文体变构的方法论者。无替换词。

●风格变构

复合动词。文体变构的基本形式之一。指通过改变自己已经形成,已经定型的写作风格来求得新的变化,以形成和原来完全不一样的文体风格。在通常情况下,作家个人的风格变构,往往是结合着方法的变构或观念的变构同时进行的。无替换词。

●形式变构

复合动词。文体变构的基本形式之一。指通过改变已有的书写形式,突破固有的写作惯性,用新的形式取代旧的形式,创造出新的文体形式以变构文体的努力。无替换词。

●修辞变构

复合动词。文体变构的基本形式之一。特指通过借助现代修辞系统中的抽象、象征、通感、反逻辑想象、变形等手法,打破词语的基本义和引申义规定,从视觉、感觉、听觉、味觉等多方面改变写作者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从而实现对写作文体的变构。此种文体变构方法,必须是在一个作家确立自觉的文体意识之后才是可能和有效的。无替换词。

●非主题性

形容词。“散文性”尺度的文体特征之一,也是散文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的第一种文体标志。主题即立意,即一篇作品所体现的写作者预先设定的中心意义;或写作者借某一题材所要比附和表达的某一种思想观念。散文在此处再次脱离了文学的规范。作为最个人化的一种书写方式,散文是作者真性情、真文字的自然流露,随意写来,往往不是刻意和深思熟虑的,也不需要预先设立什么主题或创作意图。一篇散文的价值就在这篇散文本身。不同的读者,从同一篇散文中读出不同的意味,那是阅读经验使然,而不是这篇散文表现了什么深刻的主题。我们在这里看到了非主题所呈现的散文写作的随意性特征。可替换词:随意。

●非完整性

形容词。“散文性”尺度的文体特征之一,也是散文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的第二种文体标志。我们在散文之外清楚地看到,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对于完整性与综合经验的要求。与诗歌、小说、戏剧不同,散文表达的经验往往是非完整的,一般呈现片断和散漫的特点。这种非完整性,首先表现为对宏大叙事和元叙事的拒绝,对全景式和全知全能描写的摒弃。一篇散文,要求作者个人经验的在场,但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和情节,也不需要有一个整体性的思想框架。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这种非完整性所呈现的片断经验和散漫性特征。可替换词:散漫。

●非结构性

形容词。“散文性”尺度的文体特征之一,也是散文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的第三种文体标志。文学作品的结构分内结构与外结构。外结构是显性的,呈形式化的特点,如诗歌的格律化与分行排列;戏剧的场景划分;小说的情节结构、叙事逻辑、以及整体框架等。内结构是隐性的,作观念性埋伏,具有“二元对立”的特点,如存在于史诗、小说、戏剧中的善/恶、美/丑、真/假主题等等。在所有文学门类中,只有散文是个例外。散文书写的随意性和散漫性,拒绝了构思对散文写作的介入,非完整性的片断经验表达,以及写作过程中的或然性(不确定性),拒绝任何确定的形式和固化的结构强加。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偶然,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未知的历险。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散文的这种非结构性所呈现的发散性特征。可替换词:发散。

●非体制性

形容词。“散文性”尺度的文体特征之一,也是散文区别于小说、戏剧、诗歌的第四种文体标志。如果说,所有严肃的文学写作都具有非体制的倾向,那么,散文的“非体制”则是最彻底的。从散文的历史来考察,两汉时期,由散语行文的两汉古文,是与当时的体制文体——专事歌功颂德的赋颂体(汉赋)相分离的;初唐时期,由散句、散行构成全篇的散体文(古文),是作为当时的体制文体(讲究对偶、排比、声律的骈俪文)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到了明代,以散体行文的古文和小品文又是作为当时的体制文体“八股文”的对立面而划分阵线的。散文表达的亲历性、个人性,不仅自觉地具备了非道统、非理法的思想特质,而且在与各个时期主流体制文体的反复较量中,逐渐获得了自己丰沛自足的文体价值,成为一种卓然独立的体制外文体。可替换词:自由表达。

●天然的后现代性

复合形容词。特指散文性尺度的四大文体特征表现出的鲜明的后现代倾向,具备的某种天然的后现代性:

——“非主题性”对应于“消解深度”;

——“非完整性”对应于“消解整体”;

——“非结构性”对应于“消解二元对立”;

——“非体制性”对应于“消解中心”。

可替换词:散文性的后现代特征。

●散文的在场

复合名词。认为在场是一种哲学范畴的存在方式。我们所说的在场,虽然是散文介入现实的一种方式,但在本质上是哲学意义的。正如萨特所说,“人们也可以意识到不在场,但这个不在场,必然是作为在场的先决条件显现的。”在场包括去蔽、敞亮、本真,即散文的在场是去掉遮蔽的,呈现敞亮的,展示本真的。按照形式逻辑的定义规则,在场是内涵,去蔽、敞亮、本真是外延。如果说,非主题性、非完整性、非结构性、非体制性说明了散文不是什么(散文与其它文体的区别),那么,在场及其所包括的去蔽、敞亮、本真,则回答了散文是什么的问题(散文的个性特征)。同时,因为事物的遮蔽是多形式、多层次、多维度的,决定了去蔽、敞亮、本真的多形式、多层次和多维度。无替换词。

●散文的发现

复合名词。由周闻道提出的散文写作观点。认为任何一种本质意义上的创作,都是一次新发现,散文创作也不例外。发现包括对自然的发现,对社会的发现,对生存意义的发现,对生命本质的独特发现。如果你所写的东西,已经被别人发现过了,写过了,你再去写,就没有意义了。既然是发现,就是痛苦的,因为每一次发现之后,还有新的、未知的领域等着你去发现;就像一片荆棘,趟出一条路,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创作是一种痛苦的营生。你的写作,实际上是在不断发现中的探索,是对难度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使散文葆有不断推陈出新的活力和魅力。无替换词。

●散文的诗意

复合名词。由周闻道提出的散文写作观点。认为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有诗意的。而散文写作中的诗意,是指散文的结构、语言、叙述方式等,要有诗一般的意韵,体现出散文的艺术美。诗意的最高境界是“辞达”,是一种与思想水乳交融的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孔子的“辞,达而已矣”,苏轼的“言止于意达……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说的都是这种境界。诗意又有黑色和白色之分。比如死亡,他不仅仅是一种恐怖意象,当死亡降临时,法国哲学家福柯说:“一道亮光照亮了生命的暗夜”;一位西藏高僧也说:“死亡就是从一个花园进入到另一个花园。”波特莱尔的《恶之花》,表达的就是黑色诗意。追求诗意的栖居,实际上是追求对诗意的发现。无替换词。

●散文的思想

复合名词。由周闻道提出的散文写作观点。认为思想是散文的灵魂。古人说的“道”,理学家的“文以载道”,其实就是思想。荀子最早提出的文章应表达“心”中之“道”,与圣约翰《福音书》中的“太初有道”,都是指精神或思想。任何文学作品,包括散文,没有思想就没有了灵魂。当然,这里所说的思想,,而是作家对自然、社会、灵魂等方面的本质感受,是一种贴近本原的生命认知,它体现的是散文的内涵美。无替换词。

●现代性

名词。指自启蒙主义时代以来在欧美形成的一种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和改良无限发展的历史绝对论观念。在具体形态上,又可辨识出两种现代性:一种是启蒙的现代性,追求数学的精确、明晰和统一,追求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相信社会进步的绝对性;合理化和工具理性是其基本表现。另一种是文化的现代性,或审美的现代性,它是从启蒙的现代性中萌生出来的,受恩惠于启蒙的现代性,但又反戈抨击启蒙的现代性。这两种现代性的冲突,其实是现代性内部的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反思与批判。无替换词。

●审美的现代性

名词。由美国学者马泰·卡利奈斯库(Matei Calinescu)提出的社会学概念。马泰·卡利奈斯库指出,审美的现代性从一开始就是启蒙现代性的对立面,是对以精确性、合理化和工具理性为标志的资产阶级现代性的全面拒绝,是一种激烈的否定情绪。、对抗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艺术家。根据卡利奈斯库的观点,审美的现代性是对现代性危机的揭示。代表“审美的现代性”的现代主义艺术就是以感性主义、个性主义、神秘主义、多变和短暂,来反抗日益合理化和刻板的日常生活。可替换词:第二种现代性。(参见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1-14页)。

●后现代性

名词。与“现代性”相对的一个文化学概念。后现代性“置疑客观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观念,置疑普遍进步和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后现代的假像》)后现代性具体表现为:理性幻想的破灭、怀疑的思想体系、进化论的毁灭、时间性在空间性中失衡、重复性强迫、合理论说的危机、昏暗的目光、无变化的现时、五花八门的终结以及后历史性。反映在文学艺术上,体现为:无深度,无中心,自我指涉,游戏性,多元主义,无视雅俗文化界限。可替换词:后现代文化。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龚益成、北京了了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赵琳

在场制作:四季芳(组长)、刘珍、相相、王金梅、宋小铭、谭丽挪

在场宣传鸣谦(组长)、雷永鸣(副组长)、东方坏坏、詹晓明、魏巍、张倩男

在场终校:袁志英、杨培铮

特约评论员:郭连莹、乔民英

投稿须知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来稿请附上120字以内的简介和照片。征文投稿第三天可查看邮箱或群里每日预告;长篇稿件一月之内未发表的,可自行处理。

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请投稿前仔细斟酌。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修改稿”。

1800字以下的散文,请同时投两篇。

此为《在场》杂志选稿平台,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注明。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