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故事】文言小说的绝唱

2022-08-09 10:32:27

文言小说的绝唱
文/郑建荣
读小学之前,就着迷于聊斋故事,聊斋连环画可说是其滥觞,当时,不同版本的《聊斋》连环画,既有山水风光、亭台楼阁和人物形象,又有精炼含蓄的故事文字,把我深深吸引住,每天临睡前必看几页,否则睡不着。
上学以后,渐渐迷上白话本的《聊斋故事》,主要是何满子等前辈改编的版本。书中的《湘裙》《鸟语》《聂小倩》《考弊司》《司文郎》《二商》等故事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初中之后,开始阅读《聊斋志异》。这时,我才体会到故事的人文内涵以及文言小说的特有魅力。
读《聊斋志异》,好似遨游于优美文字的海洋。如《余德》中对鱼缸的描述:“贮水养朱鱼,经年,水清如初贮……误碎之。水蓄并不倾泻……缸宛在,扪之虚耎……忽结为晶,鱼游如故……”
又如《凤仙》中对镜中人的描写:“归见镜影,惨然若悌。隔日再视,则背立如初。……乃闭户研读,昼夜不辍。月余,则影复向外。……揽镜视之,见画黛弯长,瓠犀微露,喜容可掬,宛在目前。”引人入胜的语句,使读者感到故事中的人和物就在眼前。“身临其境”也不足以形容。这样的例子在《聊斋志异》中数不胜数,像《粉蝶》《安期岛》《仙人岛》,寥寥数语而能引人入胜,这是文言文才具有的特点。蒲松龄的创作已经把唐朝以来的文言小说推向了成熟阶段。然而小说在当时是遭到主流排斥的,八股取士加“文字狱”湮没了轶伦之材,扼杀了文言小说的发展道路。自唐代以后,能与瑰丽多姿的唐代小说相媲美的文言小说恐怕只有《聊斋志异》这一部。
蒲松龄以毕生心血创作完成《聊斋志异》这一部文言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为汉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一颗明珠。按理说,聊斋先生自当出仕朝廷,上辅天子,下安黎民。历史却恰恰相反,蒲松龄19岁参加童子试,在县试、府试和院试中都考取第一名,但他在之后的考试中屡战屡败,直至耄耋也没有考中举人。71岁高龄时,才援例成为贡生,也就是捐纳的功名。《聊斋志异》这样巨制的作者须纳贡得到功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封建科举制的腐朽可见一斑。
若蒲松龄生在今日,又会如何?斗胆设想一下:他将《聊斋志异》挂在网上,引众人围观,网站封他为“牛人”;但因为他“偏科”,而进不了大学。
来源:《人文梅陇》杂志
在这里我们讲述梅陇的故事
记录梅陇的今朝!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同创全国文明城区
共建梅陇和谐家园

人文梅陇  是梅陇镇的官方微信
定期推送梅陇镇发展动向、民生要事、
社区新鲜事及各类活动信息,是您了解
陇镇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的有效选择。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