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开篇曲,非常适合唱给爱拖延的人听,作者竟然叫这个名字!

2022-07-20 12:39:11

点击上方 蓝字   一键关注


图片来自《经典咏流传》



钱福:劝君惜时莫拖延,

为君唱曲《明日歌》



作者 | 大老振


亲,请问您有拖延症吗?


如果您符合下面三条症状,那么就可以确认无疑了:


1、做事拖拖拉拉,不拖到最后一分钟决不行动;


2、要做的事情越重要,越是要去刷微博微信玩游戏,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3、有自责情绪负罪感,并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


老实说,你是不是中枪了?


拖延症的危害很明显:搞砸了事情影响了心情耽误了前程,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嘿嘿,别紧张,告诉你个小秘密,其实这个世界上有80%的人或多或少做事都会拖延,人类文明也没有停止进步呀!


更何况拖延也并非一无是处——


要不是妖精得了拖延症,唐僧早被蒸了煮了,哪里来的《西游记》?


要不是刽子手得了拖延症,主角人头早就落地了,还能等你拉长音说完“刀——下——留——人——”?


要不是有幸得了拖延症,怎么能赶上商场衣服打折,一下子省好多银子?


告诉你们吧,其实古人也有拖延症,还有人专门写过一篇“战拖宣言”!这就是明朝状元钱福写的《明日歌》——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这首诗流传很广,尤其是前四句,可是作者却鲜为人知。


看来这位“钱福”同志,“潜伏”得很深嘛!他是不是又有“钱”又有“福”呢?


唉,事情还真不是您想像的这样,关于这位状元的一生,我们需要从五

百多年前的明朝说起……


01


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年),钱福出生在南直隶松江府华亭,这个地方就在现在的上海松江区,所以钱福是名副其实的上海人。


华亭这个地方过去有很多鹤,有个成语叫做“华亭鹤唳(huà tíng hè lì)”,意思是对过去的生活很留恋。


唐朝诗人刘禹锡曾经写下过“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的诗句来赞美华亭鹤,看来,华亭鹤应该是指丹顶鹤。


丹顶鹤又叫仙鹤,它们优美的姿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唐朝时期的很多诗人也以豢(huàn)养华亭鹤为荣,白居易就留下了很多和华亭鹤相关的诗句。



但是到宋朝的时候,由于松江人口激增,大量的湿地被开垦为农田,华亭鹤就越来越少了。


到了明朝,也就只能凭借“鹤滩”这个地名来想像华亭鹤曾经的辉煌了。钱福以地名为号,所以你以后如果看到“钱鹤滩”这个名字,那就是钱福。


钱福早年的时候还是很有福气的,至少小时候松江的特产“四腮鲈鱼”没有少吃。


据说爱吃鱼的人往往聪明,钱福七岁即会作诗作文,二十五岁考中举人,二十九岁连登会元、状元。


有个关于钱福的故事,传说当时的大学士李东阳在会试前曾经让钱福做过一篇文章,钱福不用打草稿,一会儿就做好了,李东阳大加称赞。


等钱福去参加到科考的时候,发现第二场的题目就是李东阳此前命他做过的。李东阳在会试后问他,钱福说:“原来做过的文章哪里还记得,我重做了一篇。”


李东阳不信,把他的卷子找来看,发现的确是重新构思的,而且比之前写得还要好。


李东阳就私下里对别人说;“钱福可惜没有中解元呀!”人们当时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后来钱福连登会元、状元,大家才明白,李东阳是为钱福未能连中三元而可惜。


当然这个故事有很多漏洞,大有令人生疑之处。李东阳在考前私自泄露试题,明朝时的科举就这么随随便便?


但钱福考中状元是事实,整个大明朝276年,共出了90个状元,钱福就是其中之一,又有“钱”又有“福”的日子还不是指日可待?


谁知,钱福坎坷的一生从他考上状元后开始了……


02

大家知道,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在文化上成就上还是非常突出的。


来来来,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知识,帮你再现一下中学时代的历史老师在课堂上神采飞扬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睥睨天下的小眼神儿:


中国小说史上有四大名著,其中三部都出自明朝:《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出自明朝;


哪位同学来回答“三言二拍”分别是什么作品?作者是谁?主要描写什么内容?


“三言”是指冯梦龙加工编纂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主要描写青年爱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拍”是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内容主要是一些传奇故事和乡谣野史。


嗯,回答正确,加两分,请坐,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出自明朝;


李时珍的医学著作《百草纲目》出自明朝;


宋应星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出自明朝;


徐霞客的地理学著作《徐霞客游记》出自明朝;


数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们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出自明朝;


还有我们的永乐大帝命人编修的《永乐大典》,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也出自明朝。



明朝的著作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小说《封神榜》、《东周列国志》,还有浩如烟海的知名或不知名的诗文……


当然,历史老师还会告诉你,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


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这部小说也出自明朝。


无论历史老师有没有告诉你,我们都不得不承认:


作为文人,虽然不如生活在宋朝那么幸福,但是只要你努力,也不失为一个可以使自身得到发展的时代。


明朝著名的文人那么多,这些名字一拉一大串:刘基、宋濂、高启、方孝孺、解缙、归有光、徐渭、唐寅(唐伯虎)、钱谦益、张岱、袁宏道、金圣叹等等等等,为什么看不见状元钱福的名字?


明朝著名的文学流派那么多——


、歌功颂德为主的“馆阁派”,还有反对馆阁派自立门户的“”茶陵派”;


中期出现的反对道统文学的“前七子”、“后七子”,他们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


然后出现以袁宗道、袁宏道与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他们反对道统文学,也反对复古模仿,主张以性情为诗文;


晚期还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的“竟陵派”,原本是为了纠正“公安派”语言过于直白的缺点,自己却跳进了晦涩难懂的泥沼。


状元钱福属于哪一派?

03

小神童大状元钱福,以上哪一派都不属于,他属于酸酸甜甜苹果派。


嘻嘻,逗你玩的啦!他属于以“博学之风、任情之性、尚趣之乐、崇古之情”而著称的——吴中派!


吴中,主要指苏州府所辖范围,在长江三角洲南半部的太湖流域。北到扬州地区,南至浙江绍兴一带。



吴中派,是指在吴中地区创作和活动的文人。


他们远离京城(北京),地处经济发达、山清水秀的江南,那时私家藏书的风气很浓,他们既不需要为了做官而读书,也不需要为了找好工作而读书,读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是为了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至于科举考试嘛,考上了就在北方感受一下冬天的雪花,考不上就回去享受家乡的清茶。


郑振铎评论吴中文士时说:“其作风别成一派,他们以抒写性情为第一义,在群趋于虚伪的拟古运动之际,而有他们的挺生于期间,实在可算是沙漠中的绿洲。”


钱福可以算是这绿洲上的一株小草。


钱福供职于翰林院,既然是在翰林院为官,自然就是馆阁文人了。


可是他看不上馆阁文人惶恐不安的神态、歌功颂德的口吻,以及他们小心翼翼的抒情,照样尽情地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


一个追求个性的人,除非遇到一群追求个性的人,否则一定会被周围的人所不容。


钱福最终被除名,回到家乡享受清茶去了。


当然,他享受的还有美酒与美女。


据说钱福归乡以后,听说扬州有个歌妓特别美,但已从良嫁给了一位盐商,就跑到扬州找了个理由拜见那位盐商。


盐商自然高兴啊,大状元来访,不仅设宴款待,让歌妓出来斟酒,还向钱福索诗一首。


钱福见那女子穿着浅色衣服,化着淡淡的妆容,不假思索,挥笔就写:


淡罗衫子淡罗裙,淡扫蛾眉淡点唇。

可惜一身都是淡,如何嫁了卖盐人。


这个性,是够张扬的!不知那卖盐人的笑容,此刻是淡淡的呢?还是咸咸的?



钱福流传下来的诗文不多,他基本上作诗是不留稿子的,思维太敏捷,张口就来,所以丢失了很多。


但是我们仍然能从他留下来的《鹤滩稿》中,发现不少能体现吴中派风格的作品,比如他曾经写过一首《爱菜歌》:


我爱菜,我爱菜,

傲珍馐,欺鼐鼐(nài)。

多食也无妨,少食也无害……


你能想像一个状元——世人心目中的学霸,端着饭碗大唱“我爱菜”吗——


来来,我是一棵菠菜,菜菜菜菜菜菜,菜菜菜菜菜菜……(请自行脑补古天乐“菠菜歌”)


各位宝妈,赶紧看过来啊,你家宝宝的饭前歌有了!


吴中文人写诗就是这么任性!


记不记得“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他在钱福回乡的第二年考上了解元,后来因为考场舞弊案回到家乡苏州,他写过这样一句诗: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感怀》)


这样的诗句,如果放在京城,真可谓惊世骇俗!


一个人的一生,怎么可以这样度过呢?


但是,这正代表了许多吴中文人的人生观: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不算是虚度光阴。


那么,钱福这首《明日歌》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


04


原来清朝时期有个叫做钱泳的人,是钱福的本家,他有一本笔记叫做《履园丛话》,这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耶?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家鹤滩先生有《明日歌》最妙,附记于此。


大意是说:我家里有个年轻人,遇事就说“我不会”,去做事的时候,就会说“等明天吧”。这样是不对的,你不去做,怎么能会呢?凡事都要等明天,什么事都要被耽误了。我们家的鹤滩先生曾经写过一首很妙的《明日歌》,记录在这里,你们看看吧!


钱福当时为什么写这首诗,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也有一些学者在争论,说这首诗不是钱福写的,而是文嘉写的,文嘉就是唐伯虎的好朋友文徵明的儿子。


其实从他们的年龄上来看,钱福比文嘉大整整40岁,这个事情很好判断。


不过追求历史真实性的事情还是交给学者们吧,作为普通的读者,我们更需要的是从经典文化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总之,这首《明日歌》一出,马上有人模仿,《昨日歌》和《今日歌》也相继出炉:


昨日歌(佚名)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

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

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昨日歌》的重点在于“不后悔”。


王安石曾经说过:“吾尽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我有很多想法没有实现,但是我尽力了,不会后悔,谁还能嘲笑我呢?


今日歌(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今日歌》的重点在于“不失今日”。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我干嘛要去想一万年那么久远的事情呢?我只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情。



再来看看这首《明日歌》吧:


明日歌(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不要被诗中出现的七个“明日”给迷惑了,这首诗看似吟咏明日,实际强调今日。


时间对于所有的人都很公平,只有把握住了“今日”,才能不后悔“昨日”,不蹉跎“明日”。

05


前文提到过的冯梦龙曾经编纂过一部笑话寓言集,名字叫《广笑府》,里面有一篇文章,记载了这样一首小诗: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得秋来冬又到,收拾书籍好过年。(有不同版本)


唉,看来拖拖拉拉、不珍惜时间的人自古皆有,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惜时名言流传下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代乐府诗《长歌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 陶渊明《杂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增广贤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 《劝学》)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代·佚名《金缕衣》)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代·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代·朱熹《偶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代·岳飞《满江红》)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不仅在中国古代,任何年代、任何国家的人都意识到了时间的重要。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说: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家、: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


英国博物学家、教育家赫胥黎说: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德国戏剧家、诗人歌德说:


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


美国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独立宣言》起草人杰弗逊说:


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美国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写下著名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说:


要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


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这些振聋发聩的惜时之言,让我们在时间面前保留一颗敬畏之心;


感谢钱福,尽管他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过是一滴小小的水珠,尽管他隐身巷陌、与光同尘,仅仅活了43岁,但是他为我们留下了一曲让人无限感慨的《明日歌》。


时间,是这世界上唯一不可以“尽力争取”,也无法“失而复得”的事物,愿我们所有人,珍惜时间、把握现在。


你还在拖延吗?赶紧行动起来吧!现在!马上!立刻!go go go !



 


点击蓝字,看往期文章链接

唐伯虎:在最美的爱情里遇见最好的自己


*推荐购买作者新书《一本书读懂经典古诗人》。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标明作者、公众号及ID,原创不易,请不要用于微信公众号之外的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大老振,一个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疯的语文老师,一个主业教书业余写字的人,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某一刻温暖你的心灵。新书《一本书读懂经典古诗人》正在火热销售中, 公众号:大老振读经典;ID:dalaozhen18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为当当网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