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读】2018年第23期:聊斋志异

2022-04-22 14:45:02


【内容简介】

《聊斋志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书,也是一部不可不读的奇书。全书借他人之口,以至神、仙、鬼、魅、狐、兽、精、怪之口,勾勒世态百相,描摹五味人生。其中所道出的一个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享有,往往又百般坎坷,千般险阻、万般无奈的“情”来,更让人感叹不已。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书香家庭,但功名不显。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

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

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 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 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

6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经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



【历史评价】

聊斋红楼,一短一长,一文一白,形成中国古代小说的双峰。

鲁迅称赞说,“《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郭沫若曾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狼》插图)


【若华分享】

初一上学期人教版语文课本里有《狼二则》一篇,选自《聊斋志异》,因此该书也被选入初中课外阅读书目,华妈早早地就放进了当当的购物车,谁知后来一忙就忘了。寒假时候,若华在爷爷家偶尔读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齐鲁出版社出版的《白话聊斋》一书,勾起了对花妖狐魅的向往。春节假期刚结束,华妈就迫不及待地买回来中华书局版《聊斋志异》,原文、注释、译文齐全,恰好若华刚结束了《战国策》的阅读,对文言短文兴趣正浓。




《促织》也是入选中学课本的一篇,读来让人戚戚。明宣德年间,皇帝喜欢斗蛐蛐,地方官吏为了获得极品供奉给皇帝取乐,借机媚上邀宠,为自己升官谋取资本,对百姓严限追比。老实忠厚的成名被迫去抓蛐蛐,因为交纳不上一只好的蟋蟀,被官府打得两股间脓血流漓。成名妻子遂向巫婆求教,成名根据神的指点,终于抓到了一只上等蟋蟀;但是好奇的儿子却不小心弄死了身系全家人性命的蛐蛐。成名夫妇“怒索儿”,儿子害怕、投井。最后,为了挽救 全家人的性命,成名之子魂魄化作了一只勇猛善斗的蟋蟀,被献给了皇帝,并且抚军、县宰、成名都因为这只蛐蛐获得了丰厚的奖赏。文章最后,好心的作者终于让成名的儿子魂归苏醒,了结一桩公案。幸甚!


最妙的是文后作者的总结。“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点击借阅:

若华公益借阅2018新年书单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