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徐有富:程千帆先生在南大

2022-07-02 14:54:55

点击上方“文献学与思想史” 可以订阅哦!



左起:徐有富、張三夕、程千帆、莫礪鋒(1980年4月南京栖霞山)

南京大学给了程千帆20年的学术生命,而程先生在南大无日无夜地工作,也带领南大古代文学专业进入了全国高校的前列。

1978年夏天,时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叶子铭受匡亚明校长委托,到武汉大学接洽程千帆先生的调动事宜。到武汉后,他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在一个小渔村边的一间破屋里找到了程先生。当时程先生65岁,已办完退休手续,成了一名街道居民。叶子铭向程先生转达了匡校长的意见,并问他有什么条件。程先生激动地说:“我要工作,我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什么条件?这就是条件。”随即,程先生于当年8月底来到南大,从那时起,他的人生和南大古代文学专业都翻开了新的一页。

形成以文献学为基础、提倡博通的学科特色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罗根泽、胡小石、汪辟疆、陈中凡等名师相继去世,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正缺一个学术带头人。程千帆调来以后,1979年至1981年培养了三名硕士生;1981年建立了古代文学博士点,这是南大中文系第一个博士点,也是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全国首批博士点之一。为了有利于研究生转益多师,也为了提高教师水平,程千帆随即邀请四位副教授组成了学术梯队。1984年,程先生培养出了新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第一个博士。同年,通过程先生的介绍,当时已年逾花甲的卞孝萱被调入南大中文系。由于卞先生的加入,南大古代文学专业的实力更强了,1987年被国家教委评为第一批全国重点学科,当时该专业享此殊荣的只有北大、南大两家。

在程先生的带领下,南大古代文学专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色之一是以文献学为基础。为了克服学术研究空疏的弊病,程先生为研究生开了校雠学课程。程先生还和笔者花了十多年时间合著了140万字的《校雠广义》,该书被誉为“校雠学重建的奠基之作”,曾获得过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至今仍被不少学校用作研究生教材。

特色之二是提倡博通。这是因为程先生考虑到古代文学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追求‘专’,而忽视‘通’”。因此他专门为博士生设计了专书研读课程,要求博士生攻读先秦两汉六种经典著作,外加《文心雕龙》和《文选》,每一部书都由一位导师具体指导。这对培养本专业博通的学风确实大有帮助。

王瑶称赞“程千帆很会带学生”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曾说:“王瑶先生在世时,曾多次提及‘程千帆很会带学生’,要我们关注南大这一迅速崛起的学术群体。”程先生曾在武汉大学中文系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知名的有陆耀东、吴志达、吴代芳、周勃以及诗人韦其麟、晓雪等。来南京大学以后,又培养了九名硕士生、十名博士生。程先生在遗嘱的最后还专门提到:“千帆晚年讲学南大,甚慰平生。虽略有著述,微不足道,但所精心培养学生数人,极为优秀,乃国家之宝贵财富。望在我身后,仍能恪守敬业、乐群、勤奋、谦虚之教,不坠宗风。”

现在高校教师迫于评职称、评奖、评估、申报科研项目等压力,普遍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放在第一位,而将教学工作放在第二位。但是程先生却一再强调:“把自己的研究工作放在第二位,而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

记得1979年9月18日,我们三位研究生第一次叩开了程先生的家门。初次见面,先生就强调:“你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我都管。”谈话结束时,他还送给我们八字箴言:“敬业、乐群、勤奋、谦虚。”我想这八个字正是程先生治学与为人的经验总结。程先生对我们的思想品格一直都很关注,如硕士研究生毕业时,程先生送给张三夕一幅华君武的漫画。张三夕说:“这幅漫画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先生把它工工整整地贴在一个硬纸板上。画上是一只猫神气活现地把尾巴翘得高高的,画的标题是:‘小猫的屁股也摸不得。’临行前,先生送这幅漫画可以说是意味深长。他用这种委婉而艺术的方式教诲我,要谦虚不要骄傲。”

程先生指导学生非常注意传授治学方法,他曾说过:“在专业课程方面,培养方案规定要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种。我们的体会是,专业基础课更偏重于方法论的传授和训练;就研究生的长远利益来说,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程先生除校雠学外,还开设了中文工具书使用法课程。入学第三天,他送给我们每人一摞卡片,专门同我们谈了治学方法的问题。为了让我们少走弯路,他还为我们列了一个“专业文献选读书目”。他要求我们写读书笔记,并为我们精批细改。进入论文写作阶段,他还给我们一份《习作论文简例》,以及一份《校对符号及其用法》。程先生在传授治学方法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再者,程先生会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程先生曾说过:“不准写错别字,凡是发现一个错别字,我就用红笔打一个大‘×’,有一寸长,小了怕他们看不见;当然,语法不通我也要给他们改。”“凡是引书,一定要注明卷数、版本,这也是基本训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如果学生引出个什么材料,来历不明,我就给他勾出来,打一个大‘?’,问他从那里引来的。在这样的要求之下,他们就会慢慢地觉得做学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程先生还不断地对学生施加友善的“压力”。如他的研究生吴志达1957年被发配到乡下劳动,20年没写东西,改革开放后,想开“唐人传奇”的课,程先生写信鼓励他道:“唐人小说,过去研究者不多,大有开拓余地,努力为之,必有成果。”并把关于唐人传奇的资料都寄给了他。吴志达在此基础上写了一个讲稿,程先生将其推荐给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1982年10月,程先生又对吴志达说:“你再花几年工夫,写一部《中国文言小说史》吧,在学术界树起自己的形象。”该书1994年由齐鲁书社出版,显然也是程先生推荐的。而就在1994年春天,吴志达刚校完该书清样,程先生就写信让他担任《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的主编。该书于2000年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反响。王瑶称赞“程千帆很会带学生”,可谓名不虚传。

通过实践总结学术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程先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是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学术研究的原则与方法。一是“两点论”。他于1996年10月在学术报告中提出:“我们工作的目的、研究的最高希望,就是文艺学和文献学两者的精密结合。”这方面的代表作为《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二是“两条腿走路”,即“一是研究‘古代的文学理论’,二是研究‘古代文学的理论’”。程先生特别强调了作品的重要性,如他在《从迷雾中走出来》一文中说:“作品是从事研究的根本材料,没有作品做基础,史与论都无从说起。可是我们却长期忽视这个问题,读得少,论得多。因此养成一种不踏实的学风。”所以他主张直接从作品中总结出文艺理论来。其代表作为《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三是“某一诗人或某篇作品的独特个性与他或它在某一时代或某一流派的总体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诗人或作品的关系并重” 。其代表作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

同时,程先生对治学方法作了全面而自觉的探索。这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考据,其代表作为《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他经常使用的还有比较研究方法,如《相同的题材与不同的主题、形象、风格——四篇桃源诗的比较研究》。实际上,程先生在诗学研究中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方法的,他在《答人问治诗》中说:“我曾经利用校勘学、训诂学、语法学乃至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解决诗歌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其《韩诗〈李花赠张十一暑〉篇发微》就是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子。

程先生1989年12月12日在写给校领导的退休申请中说:、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没有南京大学的聘请,我也许就老死空山。”南京大学给了程千帆20年的学术生命,而程先生在南大无日无夜地工作,也带领南大古代文学专业进入了全国高校的前列。

附录:程千帆先生著作目录

一、正式出版专著

1 程千帆 《目录学丛考》 上海中华书局 1939

2 程千帆 《文学发凡》 金陵大学 1943

3 程千帆 《文论要铨》(即《文学发凡》的修订本)开明书店 1948

4 程千帆 《文学批评的任务》 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 1953

5 程千帆 沈祖芬 《古典诗歌论丛》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 1954

6 程千帆 《关于文艺批评的写作》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55

7 程千帆 缪琨 《宋诗选》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8 程千帆 沈祖棻 《古诗今选》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79

9 程千帆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10 程千帆 《史通笺记》 中华书局 1980

11 程千帆校 沈祖棻著 《宋词赏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12 程千帆校 沈祖棻著 《唐人七绝诗浅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13 程千帆校 沈祖棻著 《涉江词》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14 程千帆 《文论十笺》(《文论要铨》的修订本)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15 程千帆 沈祖棻 《古诗今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16 程千帆 《古诗考索》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17 程千帆 《闲堂文薮》 齐鲁书社 1984

18 程千帆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英华》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19 程迁帆校 沈祖棻著 《涉江诗》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20 程千帆校 《沈祖芬创作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21 程千帆 唐文编 《量守庐学记》 三联书店 1985

22 程千帆 《治学小言》 齐鲁书社 1986

23 程千帆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日译本)日本东京凯风社 1986

24 程千帆 杨扬编 《三百年来诗坛人物评点小传汇录》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

25 程千帆 孙望 《日本汉诗选评》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8

26 程千帆 徐有富 《校雠广义·目录编》 齐鲁书社 1988

27 程千帆校 《汪辟疆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28 程千帆 莫砺锋,张宏生 《被开拓的诗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29 程千帆 《程千帆诗论选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

30 程千帆 吴新雷 《两宋文学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31 程千帆 徐有富 《校雠广义·版本编》 齐鲁书社 1991

32 程千帆主编 《 全清词·顺康卷》 中华书局 1992

33 程千帆审 徐有富等著 《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二、正式发表学术论文

1 程千帆 李商隐《锦瑟》诗张《笺》补正南京大学学报 No.1 1979

2 程千帆 李白和徐凝的庐山瀑布诗 长江丛刊 No.2 1979

3 程千帆 李白《丁都护歌》“芒砀”解南京师范学院学报 No.2 1979

4 程千帆 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南京大学学报 No.3 1979

5 程千帆 李颀《杂兴》诗说 群众论丛 创刊号 1979

6 程千帆 杜诗“曾闪朱旗北斗殷”解 学术月刊 No.7 1979

7 程千帆 韩愈以文为诗说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第一辑 1979

8 程千帆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诗题校释社会科学战线 No. 4 1979

9 程千帆 《史通》内篇旧解订讹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980

10 程千帆 唐绝偶评 名作欣赏 No.2 1980

11 程千帆 读诗举例 文艺理论研究 No.3 1980

12 程千帆 读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记疑文学评论丛刊 第七辑 1980

13 程千帆 古典小说技巧漫谈 青春 1980.12

14 程千帆 校勘略说 社会科学战线 No.1 1981

15 程千帆 相同的题材和不相同的主题、形象、风格文学遗产 No.1 1981

16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一)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 No.1 1981

17 程千帆 宋诗小话 长江丛刊 No.1.2 1981

18 程千帆 关于治学方法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981

19 程千帆 詹詹录 文史哲 No.3 1981

20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二)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 No.2 1981

21 程千帆 校雠目录辨 文献 No.2 1981

22 程千帆 吴新雷 关于宋代的话本小说 社会科学战线 No.3 1981

23 程千帆 略论八代唐宋五七言诗的源流与发展求索 No.3 1981

24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三)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 No.3 1981

25 程千帆 先唐文学源流论略(四)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 No.4 1981

26 程千帆 从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看诗人的独创性抖擞 No.45 1981.07

27 程千帆 关于对联 江海学刊 No.1 1982

28 程千帆 刘永济先生传晋阳学刊 No.1 1982

29 程千帆 《史通》读法 文史知识 No.5 1982

30 程千帆 言公通义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982

31 程千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文学评论 No.4 1982

32 程千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 文艺理论研究 No.3 1982

33 程千帆 对文科教育的几点看法 高教战线 No.4 1982

34 程千帆 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 第六辑 1982

35 程千帆 说“斜阳冉冉春无极”的旧评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No.562 1982. 11.09

36 程千帆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意见 学语文、文教资料简报 No.1 1983

37 程千帆 自学不可囿于狭义概念 自学 No.5 1983

38 程千帆 谈谈关于怎样培养文科研究生的问题高教战线 No.5 1983

39 程千帆 黄季刚老师逸事学林漫录 No.8 1983

40 程千帆 我们所应当争取得到的--关于宋代文学的研究的随想 文学评论 No.6 1983

41 程千帆 关于在研究生培养上作中建立教师梯队的若干问题高教研究与探索 N o.3 1983

42 程千帆 唐诗鉴赏辞典序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12

43 程千帆 治学小言 高教战线 No.2 1984

44 程千帆 《汪辟疆先生文集》序录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984

45 程千帆 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杜甫《饮中八仙歌》札记 中国社会科学 No.5 1984

46 程千帆 诗画漫谈--和西安国画院青年画家的谈话 文艺理论研究 No.3 1984

47 程千帆 《杜诗镜铨》批抄(一) 草堂 No.1 1984

48 程千帆 五点希望 唐代文学年鉴 年号 1984

49 程千帆 清诗管见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No.626 1984.02.21

50 程千帆 周勋初 在探索中前进 高教研究与探索 No.1 1985

51 程千帆 善戏谑兮 不为虐兮 文汇月刊 No.7 1985

52 程千帆 《史记》--史传文学的高峰 中文自学指导 No.5 1985

53 程千帆 汉魏六朝的《杂传》文学 中文自学指导 No.5 1985

54 程千帆 《杜诗镜铨》批抄(二) 草堂 No.1 1985

55 程千帆 序跋辑存 南京大学学报 No.3 1985

56 程千帆 问答录 文学遗产 No.3 1985

57 程千帆 读《倾盖集》所见 读书 No.11 1985

58 程千帆 《杜诗镜铨》批抄(三) 草堂 No.2 1985

59 程千帆 我们希望早日为清词研究提供全面资料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No.67 7 1985.03.26

60 程千帆 One Solen and Eight Drunk SocialScience in China 1985.04

61 程千帆 学诗答问 文史知识 No.4 1986

62 程千帆 莫砺锋 苏轼的风格论 成都大学学报 No.1 1986

63 程千帆 张宏生 晚年:回忆和反省中国社会科学 No.1 1986

64 程千帆 关于知识爆炸与基本功的对话中文自学指导 No.6,1986 古典文学知 识 No.1 1986

65 程千帆 关于文学研究改革、创新问题对话(三)(来信摘要) 文学研究参 考 No.2 1986

66 程千帆 《杜诗镜铨》批抄(四) 草堂 No.1 1986

67 程千帆 《中国古代文论家评传》序 文史哲 No.4 1986

68 程千帆 莫砺锋 忧患感:从屈原、贾谊到杜甫文艺理论研究 No.5 1986

69 程千帆 莫砺锋 他们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 名作欣赏 No.6 1986

70 程千帆 莫砺锋 杜诗集大成说 文学评论 No.6 1986

71 程千帆 莫砺锋 崎岖的道路与伟丽的山川 社会科学战线 No.2 1987

72 程千帆 《牧女与蚕娘》序 南京大学学报 No.2 1987

73 程千帆 张宏生 火与雪:从体物到禁体物中国社会科学 No.4 1987

74 程千帆 学术带头人的责任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No.6 1987

75 程千帆 三十年代金大文学院的课程结构及其它高教研究与探索 No.2 1988

76 程千帆 闲堂自述 文献 No.2 1991


本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徐有富,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著作目录转载自中国网。

采编:@崔庆贺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