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300本书意味着什么

2022-07-02 13:30:03


很多朋友开始觉得学习很重要,读书很重要,于是各种读书会越来越流行,列书单、晒打卡、统计读了多少本书,非常热闹。

但是参加越多,反而越焦虑,人家一年读几百本书,甚至目标都定到上千本,我怎么追赶?唉,这差距岂不是越拉越大?别人比你强,还比你努力,这日子没法混了!



其实大可不必有这种焦虑。仔细想一下,就知道这里面问题大着呢。

第一次对别人的”广博群览“产生疑问,是有一年我招了一批实习生。有一天不知怎么着就聊到了电影。我在豆瓣电影上的已看列表将近一千部电影,影评也写了一些,自认为对电影还算有点见识。结果有个女生说自己也看过至少有3000部吧。我当时一听,眼睛都亮了,我勒个去,3000部啊!大神啊!

于是我急不可耐地跟这个实习生攀谈起电影来,但是越聊越觉得不对劲,以她3000部电影的阅历,我却说一部她不知道一部,说一部她不知道一部,于是我问她,你觉得最好的电影有哪些?逼问了好久,连5部都说不出来。我闪光的眼神冷静了下来,开始算了算:就算一天看一部,天天不中断不重复,一年能看365部,3000部也要8年才能看完。这姑娘才大二,也就20岁,难道她从上初中开始就每天一部电影,从不中断地看到现在?

最终她确认3000部的说法只是随口一说,她“觉得”偶尔看看电影频道,这么多年也有3000部了吧。后来我能肯定她也就看了30部电影左右。

过了好些年,现在大家说自己看过多少书也跟这差不多的套路。我见过最夸张的一哥们,非说自己看完的书怎么也有8000本,板上钉钉的那种肯定。我算了算,8000本书,就算一天读完一本,也要22年才能读完,谁能相信一个人从几岁开始每天看完一本书,而且从不中断、从不重复?


即便是真读了这么多书,又能记住多少?

我国古代从开蒙一直到考秀才的十几年间,需要阅读的读本大约是这样的结构:
四岁发蒙认字,用《千字文》等蒙学书籍。六学开始入门《三字经》、《小学集解》、《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八岁开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十岁开始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尔雅》、《说文》、《古文观止》、《古文释义》。

这些读完差不多就十五六岁了,可以去试试考秀才。

也就是说,这些书目大约是古人十多年的阅读量。就算把其他乱七八糟的书都算进来,也不超过百本,还不到某些人列的半年的目标。对比下来就知道以本数论英雄是多么不靠谱。



古人读书卷书少,但是读得深,基本上读的都是经典,大多都能到出口成诵的地步。今人读书多,但是多半是图爽,读完之后连读了什么都不会记得。

一个人一辈子如果能对几本书熟读能诵,他大概就能被称为专家了。而走马观花地阅读一百本书的人,很可能还是一个门外汉读者。

《资治通鉴》三百万字,大概4本长篇小说的篇幅,但大家都知道,读完4本小说和读完一遍《资治通鉴》,完全是两回事。

不信你找找那些号称读过多少本书的人,让他讲讲某本书的目录讲了什么,基本是讲不出来的。连目录结构都说不出来的书,读了跟没读又有什么区别?

看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人,能说出到底是哪7个习惯吗?读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人,能说出做到哪几点才是“卓有成效”?哪怕读完一本小说,除了说“好精彩”“好刺激”“好牛逼”之外,能讲出里面多少故事,多少场景?


读完书不会用,不理解,不记得,连故事都讲不出,这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华书店古典小说价格联盟